紧急“施救”!有人被“困”电梯......
这场应急救援演练,值得围观
应急救援演练现场。
亳州新闻网讯 “喂,喂!有人吗?我们被困在电梯里了,请快点来救援!”
“请不要慌张,告诉我们被困位置,我们立刻派人过去救援。”6月15日上午,我市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活动,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部,一场电梯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正在进行。
此次演练模拟电梯下行过程中发生困人故障,乘客被困后使用紧急报警装置向外求救。值班人员接到紧急求助后,立即向维修部门报告情况,并安抚被困人员情绪。同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援人员实施紧急救援,最后成功解救被困人员。救援结束后,维保人员查明故障原因,修复完毕后电梯重新投入使用,全程仅用时10分钟。
“很多人都认为电梯属于狭小的密闭空间,担心困在电梯里会缺氧窒息,在救援人员没到达前随意扒开门缝,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现场救援的某电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电梯门关闭的时候,安全窗、通风孔、门间隙都具备通风条件,被困时不必恐慌。乘客遇到电梯突发状况时,要首先通过电梯设备上的紧急救援按钮联系值班人员,再由值班室联系专业救援团队前往救援。
对于一些乘客质疑的为何电梯会偶然出现照明故障、开关门异常、按钮无响应等故障?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亳州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李卫清介绍,电梯是由许多精密的电子设备组成的,除了使用方管理不善外,超载、野蛮装卸、不文明乘坐等行为也是造成电梯故障的原因之一。
李卫清介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的相关规定,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应当一年一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电梯检验标志应当张贴于轿厢显著位置,年检合格的电梯才能正常使用。因此乘客乘坐电梯时,要养成查看合格证的习惯,遇到不合格的电梯可以根据门上的举报电话投诉。
“这次演练很逼真,加深了我对电梯安全知识的了解,今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不会那么恐慌了,会第一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寻求救援。”参与演练的乘客表示。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科负责人王治富介绍,举办这次活动旨在普及电梯安全使用常识,提升电梯应急救援能力,发动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电梯安全、参与电梯安全,共同监督和维护电梯安全。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