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高新区“匠心”精管善治 优化营商“硬环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亳州高新区从城市精细化管理入手,找准市容市貌管理难点,全面推进市容市貌整治,打造企业和群众满意认可的营商“硬环境”。 

该区采取机械清洗和人工清扫相结合,运用“五车管理平台”,定路段、定车辆、定人员、定标准、定任务,深入推进道路保洁精细化作业,每天对辖区66条机动车道冲洗洗扫4次、洒水2次,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冲洗洗扫2次,基本实现道路机械化作业率100%目标。  

加大对店外杂物乱堆放、占道经营、小广告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督促沿街门店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今年以来,共清理店外经营2323次、乱堆乱放1045处、流动摊贩1753处,治理乱晾晒问题535处,规范审批设置门头店招2013个,实现违规设置大型户外广告“零”的目标。

全面推行“网格化+徒步式”管理,对辖区13条主干道路每天开展徒步执法巡查,清理垃圾杂物死角死面1.4万余处、“牛皮癣”小广告3万余处;排查电线裸露、路面损坏、路牙石破损696处,已整改224处;排查园林绿化问题2367处,已整改535处。  

实行“违停必查”治理,开展僵尸车专项整治,全力疏通交通“堵点”。今年以来,共治理移出4万余辆电动三轮车,处理违法停车4万余次,清理僵尸车200余辆;分别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200个和340个。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