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通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我市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通知》,严格落实高温天气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组织劳动者健康检查,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时间,科学确定劳动强度,全面改善劳动条件,开展高温天气作业危害及防护等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时突发疾病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通知要求,要严格执行高温天气户外工作时间规定,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日预报气温情况分别做到:日预报气温达到40度以上高温天气时,用人单位应停止安排劳动者进行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度以上、40度以下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尽量缩短室外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劳动者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度以上37度以下时,要采取轮班换岗形式,缩短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35度以上,用工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加班。

通知要求,要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户外工作场所或高温场所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设备设施,为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暑降温饮料、保健品等,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对不适宜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及时调整工作任务,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度以上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作业及33度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对出现中暑等症状的劳动者立即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必要时及时送医治疗。

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我市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合理确定高温天气下劳动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不得因高温天气停工、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待遇;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引导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中充分考虑高温天气作业等特殊劳动消耗因素,向一线、艰苦户外岗位劳动者倾斜。引导平台企业对高温天气下接单的户外工作者给予适当补贴。

(记者:刘景侠 通讯员:周涛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