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00后”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生命“续航”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月7日,艳阳高照,暖暖的阳光照进采集室,让人心情舒爽。来自我市的第2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司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顺利完成捐献,为一名血液病患儿送去“生命火种”,点燃生的希望。

今年21岁的司旭是亳州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品学兼优的他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学校院系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12月的一次献血时,工作人员向他普及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内容,在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病最理想的方法时,他果断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今年4月,司旭接到红十字会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得知消息后,正在上学的司旭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并询问具体的捐献注意事项。与此同时,司旭还开始积极调整身体状态,接受高分辨血样检测和全面健康体检,在体检合格后便进入待捐状态。

“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的方向是人民教师。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给孩子们种下善良、有爱的种子,树立一名优秀教师的形象。”司旭说,当得知患儿是一名小朋友时,他捐献的心情就更加迫切,每天放学后都会到操场跑步锻炼身体,同时咨询红十字会何时能正式捐献。

7月3日上午,在参加了红十字会和亳州学院举行的欢送仪式后,司旭入住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注射四天的动员剂后,于7月7日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

当天上午,历经1个半小时的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司旭成功捐献12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整个捐献过程很顺利,司旭的身体没有出现不适症状。目前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让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能够早日输入患儿体内,让小朋友早日恢复健康。

“从此以后,我们血脉相连,祝愿他一切顺利,早日康复!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去了解并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将生命接力、大爱传递,用人道力量播撒生命阳光”,在捐献成功后,司旭感慨地说道。

对于很多爱心人士想了解的如何加入中华骨髓库,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即可在献血时抽取约8ML血液进行留样。也可拨打亳州市红十字会电话0558-5555870进行咨询。

记者:李锦文 通讯员:陈贝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