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感互认”改革入选中国互联网大会特别推荐案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3(第二十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报的《创新“无感互认”改革 打造社保待遇和惠民补助资格认证新模式》入选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务特别推荐案例,这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本届大会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案例覆盖近25个省份、近70个城市,包括涉及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利用、数字经济(农业)、数字经济(工业)、数字经济(服务业)、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字文化与数字生态文明等7个领域的70个特别推荐案例和多个特色案例。其中数字政务领域共评选出10个特别推荐案例。

今年3月,我市依托数据融合,创新开展城乡居民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无感互认”改革,5月底“无感互认”平台正式上线。通过多部门数据共享的数字化手段,大数据主动比对就医、出行等数据信息,全市约136万人将享受高龄老人津贴、医疗保险待遇等22项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无感”认证。“无感互认”改革,让群众自证生存成为过往。

目前,“无感互认”平台已汇集26个部门50个数据来源渠道,共3490.94万条数据。通过比对参保人员近期的旅游出行、就医购药、老年大学学习、商业保险投保、养老机构入住等各类共享数据信息,可以捕捉到全市90%以上参保人员的生活轨迹信息,对其待遇领取资格进行精准确认。对无法捕捉到生活轨迹信息的,采取人工服务兜底方式进行认证,从而实现领取待遇“零跑腿”“无感知”“不打扰”。目前,“无感互认”服务平台已成功比对27.66万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