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桃园种出“甜蜜产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月25日,走进利辛县永兴镇谭铺村七月田间家庭农场,放眼望去,满目翠绿,一株株桃树长满了绿色的枝丫,由里向外伸展,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枝头。

“我这桃子果大、色艳、味甜、汁多,是桃类中的上品,今年结得特别好,能有一个好收入。目前正是采摘季,不少群众携妻带子前来采摘购买,体验农家乐,我们还通过电商平台,把桃子卖到了全国各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肖笑着介绍,该家庭农场种植了桃子、葡萄、樱桃等各类瓜果作物,年经营收入在40万元以上。果园在维护、收获的季节都会招聘大量周边群众来务工。

“现在农田里没有什么活了,我们在家闲着没事儿,过来打打零工,一天给80块钱,足够平时零花用了。”正在采摘桃子的65岁村民房新兰开心地说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永兴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农”字为核心,紧紧围绕“抓产业、调结构、促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利用本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该镇有大大小小桃园几十个,种植面积上千亩,一棵棵葱翠的桃树变成了农民的“摇钱树”,一个个红艳艳的桃子变成了乡村的“致富果”。

如今的永兴镇春季有花赏、夏季有果摘,村民返乡创业就业。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这里的风景越来越美,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果园经济美了环境、富了口袋。

“永兴镇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就业的同时,动员引导群众整合房前屋后的空地,自主发展特色种植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永兴镇党委书记郑虎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