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们戎装在身,保家卫国。
如今,他们扎根基层,续写荣光。
在亳州高新区的各行各业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脱下军装不改军人本色,扎根基层彰显责任担当,在亳州高新区各个领域积极作为、发光发热,以职业风采再敬军礼。
据了解,亳州高新区现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3686人。按照“全覆盖”和“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总体要求,亳州高新区优化整合资源,切实抓好军服站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服务保障体系。高新区社会事务局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并探索建立优秀退役军人后备人才库。分类摸排退役军人在就业创业、社会治理、乡村振兴、行业示范、道德风尚等方面的先进典型80余人。
自2019年以来,亳州高新区共接收安置转业士官48人,高质量完成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此外,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大走访活动及扶持就业专项岗位选岗工作,助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下一步,亳州高新区将继续加强统筹谋划,夯实基层基础,用心用情当好退役军人“娘家人”,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做好“贴心事”,让退役军人暖心,让军属烈属放心。
随冰伟:争做创业“排头兵”
随冰伟(左二)正在指导公司员工工作。
2008年到2013年期间,随冰伟在北京某武警总队服役,他和战友曾经负责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信访局、中央电视台等重点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从军五载,他带着一腔热情,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凭借着出众的文笔承担了新闻写作工作,成为一名部队“新闻兵”。
2013年11月,退伍回家后的随冰伟选择自主创业。“退役,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士兵,即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随冰伟告诉记者,“在军队历练这几年,我养成了每天准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他认为网络科技在未来必将大有作为,于是,2014年他成立了亳州市红狐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公司后,他开始接触新媒体行业,注册成立了公众号运营。到2017年10月,他注册的公众号粉丝已突破300万人,用户体量位居安徽省前列。2017年,随冰伟又有了新的创业思路。在接触了快递客服外包行业后,加上前期的经验积累,随冰伟便当机立断,成立了杭州红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各大快递物流企业客服工作。业务一经推出便订单不断,随冰伟的公司在2021年员工人数就达到了500余人。2023年加盟基地40余个,基地员工500余名,发展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快递客服外包团队。
2020年,随冰伟又开始涉足线上酒店业,他成立的安徽途游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截止到2023年7月份,合作酒店超3000家,职工200余人,全国基地30余个。他同时涉足软件研发、人力资源、跨境电商等领域。
在公司取得较好经济收益的同时,随冰伟始终铭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铭记党的教育和部队的培养,致力于帮助群众就业和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5年的从军经历对人的一生影响是深远的,我将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做好企业,服务社会,尽我所能做点事情。”随冰伟说。
穆非非:永葆本色“护卫兵”
穆非非(左)正在为公司保安整理服装。
“齐步走!向右看齐!”7月30日上午,亳州市谯陵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穆非非正在对公司的保安进行岗前培训。作为这家保安公司的负责人,穆非非喊着标准的口令,站着挺拔的军姿。
“当兵时,我为祖国安全站岗放哨,退役后,我也要继续发光发热,为人民平安保驾护航。”退役后创业办起保安公司的穆非非,如今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兵的初心和使命。
穆非非于2004年至2009年在武警某部队服役。退役后,他先后从事过超市、销售等个体生意。“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我何必不用自己在部队学习到的东西来创业呢?还可以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退役军人实现再就业。”穆非非说。2013年6月,他便成立了亳州市谯陵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安保行业本身就是维护社会安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一份工作,不仅有经济效益,还能安排大量待业人员,为国家减轻负担,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是穆非非创立公司的初心。公司初创时,穆非非带着同事一家一家单位跑,推销公司业务。凭着军人敢闯敢拼的精神,团队成功打开局面,做大还需做强。穆非非想方设法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不断升级安保装备体系,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并不断把军队和文化建设的精髓有机融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当中。
如今,亳州市谯陵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业务快速拓展,从业人员达1800多名,保安师5名,具有保安员证的有1533名。管理人员50余名,招收退伍军人400余名,服务企事业单位300多家,均得到了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
宋乐乐:为民办事“勤务兵”
宋乐乐(左)正在指导工作人员填报社会事务表格。
“十几年的军旅生涯让我收获很大,我将以部队作风投入基层工作,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宋乐乐如是说。
宋乐乐于2007年12月入伍,服役于海军某潜艇部队,服役期间荣获嘉奖5次,获优秀士兵4次。2020年12月,宋乐乐满怀激动和向往来到亳州高新区第九社区管理中心工作。从部队到地方的角色转变,从业务不懂到熟悉,宋乐乐在平凡岗位上持续发扬一名军人的优良传统,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
在第九社区管理中心,宋乐乐负责的是社会事业工作,事事都与民生相连。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宋乐乐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了解工作流程,在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中慢慢成长,服务好每位群众,让群众少跑路,力求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就能办好”。
面对繁琐的基层工作,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宋乐乐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干好本职工作,为百姓办实事。从养老到社保等工作,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也让宋乐乐真正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意义。作为一名负责社会事务工作的基层人员,要经常面对群众询问,在与群众交流中切实做到耐心细致讲解各类政策,做到有求必应不厌其烦,特别是遇到家庭困难需要救助的人员,宋乐乐都会加快资料整理审核进度,让其早日享受政府救助。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退伍军人的优良作风,做到思想上永远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史理论,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宋乐乐表示。
武兴国:服务军人“后勤兵”
武兴国(中)正在向居民宣传反电诈知识。
“面对杀猪盘、套路贷这些诈骗者的惯用伎俩,我们要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同时提醒咱身边的家人遇到此类情况,立即报警。”7月31日上午,第五社区管理中心军服站站长武兴国正在药都小区内向居民宣传反电诈知识。
武兴国于2008年至2020年服役于武警上海总队某支队,2021年,转业安置到亳州高新区第五社区管理中心,负责退役军人事务、民政救助等工作。武兴国凭借着军人不服输的韧劲,虚心学习,不懂就问,刚进入单位时业务技能生疏,渐渐地,他成了工作领域的业务能手。
人虽退役心未改。为营造拥军爱军氛围,2021年,在武兴国建议下,第五社区管理中心组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每年重要节日如“八一”、春节等,自费看望困难、伤残老年退役军人10余次,共计50余人,让军人感受到群众的热情,也为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以此带动更多居民的关注与参与。
为融洽军民关系,武兴国还经常协调开展各类拥军活动,邀请辖区退役军人及家属一起开展座谈,增进与居民的感情,也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国家的关心与“家”的温暖,现在第五社区管理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了退役军人温暖的港湾。
“从军营到地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精神。身为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工作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退役军人的风采。”武兴国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