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声嘹亮唱振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周强查看肉鸽生长情况。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走进涡阳县牌坊镇曹庄村广飞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鸽子在鸽笼里或嬉闹或觅食,整个鸽舍里“鸽”声四起,十分热闹。

“这个灰色的品种是‘灰王’,银色的叫‘银王’。这两种肉鸽肉质细嫩鲜美,因其繁殖能力和抵抗力非常强,所以也用作种鸽。”正在给鸽子喂食的负责人周强说。

2015年,周强大学毕业后,决定回家发展养殖。“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创业,我家之前养过鸽子,我对鸽子很有感情。”周强说。

2016年2月,掌握了养殖技术的周强在家里养殖2000多对鸽子,从选种、孵育到养殖,他都亲力亲为,经过精心培养和选育,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年存栏种鸽24000羽,年出栏青年鸽144000羽,年效益200万元左右,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具有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化的肉鸽畜牧养殖基地。

肉鸽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分红,还带动了脱贫户参与养殖,增加了他们的务工收入。广飞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一般农户+脱贫户”的模式,带动曹庄村120户农户(其中脱贫户82户)从事肉鸽养殖产业,吸纳脱贫户就业人员9人,使脱贫户每年平均就业增收2900元。

“我正在谋划鸽子产业链,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特色养殖基地,集蛋鸽养殖、鸽蛋育种、鸽肉销售、鸽粪还田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吸纳更多村民就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说起下一步的打算,周强满怀信心地表示。

近年来,牌坊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积极谋划打造种植、养殖样板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