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近日从市医保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推深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支付倾斜,助推分级诊疗落实。上半年,全市一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占比达85%。
为突出基层导向,我市遵循国家医疗保障按病种分值付费病种目录,根据我省基层医改“50+N”及“100+N”病种库,在我市核心病组中明确51个基层病种,对基层医疗机构予以赋分倾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基层病种,医保分值降低。
我市在乡镇卫生院“50+N”常见病种中选择临床路径较为明确的阑尾炎、胆囊炎等28个手术类病种,在全市一、二级医院实行相同的医保基金支付标准,引导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上半年共就诊7746人次,基金支出1884.08万元。
另外,我市还明确脑梗死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14个常见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日间病床”付费,患者就诊期间“夜不留院”,实现群众家门口就医。上半年共就诊29674人次、基金支出2606.21万元,较普通住院实际报销比例提高3.9%、次均费用下降1148元、人均基金支出降低885元、人均自付降低263元,取得了“一提、三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