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里镇:“三个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谯城区十八里镇始终抓紧群众工作这条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三个进一步”,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信访工作深度融合,让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形成依托党建抓信访、依托信访强治理的工作格局,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思想进一步重视。十八里镇坚持把信访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定期召开信访工作调度会、积案化解联席会等专题会议,研判全镇信访工作形势,及时优化信访工作方案和信访事项对策;加强驻镇司法部门、镇派出所等部门与镇信访办的联动,打造“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服务平台,夯实信访工作基础。

机制进一步健全。十八里镇健全“乡镇+村(社区)+网格(村民小组)”三级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推行就地化解工作模式。各村(社区)组建包括党员、五老人员、青年志愿者等15人的群众工作队伍,设置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岗,每日确保至少2个“明白人”或“调解员”在岗在位,做到村民诉求有处说、“凡事”有人管。健全镇领导班子带头接访、带案下访制度,由镇党委书记带头,领导班子每周固定1天在群众工作服务中心面对面接访办案,每月至少2次带案下村、用心走访,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排查在初始、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以来已摸排各类纠纷130条,基本已全部得到妥善。

责任进一步压实。十八里镇明确信访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实行“一岗双责”。从严落实领导包案机制,坚持定人定案定责,重点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村书记和包村干部进行责任包保,疑难复杂类型案件人员提级包保,转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坚持将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困难问题、释法说理等工作情况作为年底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诿扯皮、释法说理不充分以及因履职不到位引发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问题的,严肃处理,有效传导工作压力,树立鲜明工作导向。

(作者:周固礼 编发:亳州新闻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