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积极性,利辛县振兴、文州、和谐等社区围绕“扫黄打非”重点任务,采取“三建四融三联四化共创”模式,把“扫黄打非”工作牢牢根植于基层,提升社区居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满意度。
“三建”即:一建队伍。成立三支队伍,专职、兼职“扫黄打非”队伍和五彩“护苗”志愿服务队、“扫黄打非好妈妈工作队”、群众志愿者队伍,五老义务监督员、“扫黄打非”小志愿者、红领巾宣传队等志愿者队伍,网格化管理,形成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局面。二建制度。社区建立职责分工制度、信息收集上报制度、协调联动制度等十项制度,并上墙公示。三建基地。设立“扫黄打非”工作站、联系点,在利辛县逸夫小学、清华幼儿园校区等辖区学校设立“扫黄打非·护苗”基地。
“四融”:一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二融入综治平安建设、三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四融入文明实践建设四大平台。开展以“远离网络沉迷”为重点的“网络安全”宣传,以“拒绝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绿色阅读”宣传,以“普及法律知识”为重点“知法懂法”宣传,以“绿书签伴成长”为重点的“书签入童心”宣传,以“普及安全知识”为重点的“安全防护”宣传,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五彩“护苗”志愿服务,为未成年人构建健康成长的“防护林”,每年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宣传教育。
“三联”:一联学校、二联企业、三联市场,凝聚工作力量,进校园、进企业、进市场宣传“扫黄打非”知识,引导青少年学生、企业职工、市场消费者自觉抵制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远离有害思想文化和信息。
“四化”:工作做到宣教常态化、载体多样化、巡查全面化、建设标准化。联合相关部门时时网上监测,全天候监控网上涉黄涉非现象,同时组织社会力量进行线下巡查,配合执法部门,重点检查辖区集市、广场、小区等重点位置,防范打击流动摊点兜售非法出版物及低俗表演等非法活动。正面宣传引导群众文绿色上网,抵制盗版。
做到制度建设水平、队伍管理水平、品牌创建水平、阵地建设水平、宣传引导水平、创新融合水平六个提升,奏响社区“扫黄打非”工作多元共治的“协奏曲”,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知识产权,作出积极贡献。
(高丽 张栓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