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深秋时节,在蒙城县楚村镇新塘村孟柴庄一处蚂蚱养殖基地,棚内上万只蚂蚱依附在草料上,正美滋滋地享受着新鲜的“美食”,该基地负责人柴文俊正在查看蚂蚱的生长情况。
2021年,一次偶然机会,柴文俊了解到蚂蚱养殖是一项低投入、高收入的新兴养殖产业,在驻村负责人的鼓励下,开始大胆尝试养殖蚂蚱。
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和积累,柴文俊由原来的养殖“门外汉”变成了现在的“土专家”,逐渐琢磨出蚂蚱的繁殖、饲养、管理和防病技术。“大棚温度最好控制在22-30℃,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蚂蚱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说起养殖技术,柴文俊如今头头是道。
有了经验和技术,养殖效益越来越好。“蚂蚱繁殖率高,每50天左右可产一茬成虫,一年可产成虫四茬,一个棚一批出产蚂蚱150斤左右,15个棚一年可以收入近20万元。”柴文俊高兴地说。
楚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持续做实做强蚂蚱养殖等产业文章,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能人带动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一产推二产促三产,为群众增收开辟新路径,助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