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回母校当老师 让更多残缺生命绽放自强之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为听障残疾人,他毕业于特殊教育学校,努力考上大学,又考入母校任教,给更多的残障儿童带去希望。他的人生,相比健全人分毫不差,且更多了些坚韧和乐观。

李向峰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特教老师曾是听障学生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计算机技术,这对你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在亳州特殊教育学校的计算机教室里,80后李向峰同时用口语和手语为残疾学生讲课。

其实,李向峰也是一位残疾人。十多年前,他也曾在亳州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过,而如今,他成了这里的老师。

大概一两岁的时候,李向峰害了一场病,治疗中因错误用药导致听觉神经损伤,进而造成了听力障碍。母亲数年坚持每天给他按摩,父亲四处寻医问药,经过多年的坚持治疗,李向峰的听力恢复了一些,能够勉强听到大声说话的声音。

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李向峰的听力障碍,有些学校不肯接收,在母亲的再三奔波请求下,一所学校才接收了他。

“因为我听不见,同学们都不和我玩,上课也听不懂,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李向峰说,他心里很憋屈,回到家后通过大哭、摔东西发泄情绪,母亲则在一旁不停安慰。

李向峰曾多次想过放弃,是母亲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虽然成绩不好,还留了几次级,李向峰总算跌跌撞撞完成了初中学业,学会了认字和说话。

大学毕业回母校任教

初中毕业后,李向峰来到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求学,在这里学会了手语和唇语,并在特教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开始逐渐萌生了成为老师的想法。

有了目标之后,李向峰在特教学校认真学习,表现十分突出,还对美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05年,李向峰顺利考入泰山医学院特殊教育美术专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李向峰的父母喜极而泣,由衷地为儿子感到骄傲。

两年后,李向峰大学毕业,选择回到母校任教。“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让聋哑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学到知识,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够独立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李向峰说,他是特教学校培养出来的,想为更多残疾儿童带去希望。

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李向峰先后十余次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美术、书法比赛,屡屡获奖,并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其本人也多次参加美术、书法大赛,屡获殊荣。

事业家庭双丰收

“我喜欢书法、剪纸等艺术,也喜欢篮球、足球等运动,我希望孩子们也能爱上这些有趣的事物,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李向峰说。

作为老师,李向峰扮演着多面手角色,他可以教书法课、美术课、剪纸课,也可以教计算机课、体育课。

在特教学校的陈列室里,摆放着很多学生作品,有剪纸、书法和烤瓷等作品,这些很多都是李向峰指导同学们完成的。

“美术制作可以激发残疾学生的兴趣,更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甜蜜。”李向峰说,不仅能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还可以培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李向峰的诸多特长中,书法水平最为突出。他习练书法已有10余年,擅长楷书和隶书。他经常开展书法文化进课堂活动,带领学生学习书法的起源、书法的鉴赏等知识,示范书写姿势和技巧,指导学生参与互动,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学校,很多学生都把李向峰当作偶像,希望自己将来也能考上大学,像老师一样“什么都会”。

“我的学生中,已有多个顺利迈进了大学校门,这是最令我开心的事儿。”李向峰说。

李向峰还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夫妻二人相伴十余年,儿子已经念初中,成绩十分优异。闲暇时候,李向峰会带着妻儿回到父母家,给他们做上一顿好菜,一家人共同享受幸福时光。

“我现在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也可以有回报社会的机会。”李向峰说,他对现有的生活非常满意,以后要继续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