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制作平菇菌棒。
亳州新闻网讯 平菇是利辛县望疃镇玉光村近年来发展的特色产业,连续几年都有不错的收成。农时不等人,当前正是平菇种植的黄金时期,当地村民们正抢抓时间,制作平菇菌棒。
“装袋后要注意观察,发现平菇袋子上有划破的地方,要用透明胶及时粘贴上,保证菌袋不漏气。”近日,在玉光村张守强的温室大棚内,翻料、压缩装袋、刺孔、接种、粘袋、拉袋、垒垛……工人们将制作好的平菇菌棒整整齐齐摆放在一起,再过20天左右,一朵朵平菇就将破“土”而出,上市销售。
“平菇种植看似简单,实则程序繁杂,每一个环节我都严格把关。”张守强介绍,优质的原材料、精细化的管理和良好的种植设施是种好平菇的必备条件,“从装袋到出菇,一袋菌棒要过手20多遍,而拌料、验袋、灭菌、点菌等关键环节更是容不得丝毫马虎。”
眼下正是温室大棚平菇的最佳种植期,既是基地负责人又是技术员的张守强,每天都在大棚内指导、安排工人种植,并对菌棒进行管护。“培养成熟的鲜平菇,每天平均可采摘5000斤到8000斤,鲜菇的价格一斤5元至8元,效益非常可观。”张守强说。
为种出优质平菇,张守强每天钻进大棚里仔细琢磨,种植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便查阅资料、咨询专家,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如今他已熟练掌握制棒、接种、发菌、脱袋等平菇种植的全套技术。
张守强的温室大棚还带动了周边20余户劳动力。“我常年在这儿干活,已经干了三四年了,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接送孩子上学。”村民代秀芳说。
目前,基地有平菇种植大棚20多个,年产值100多万元。张守强准备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种植效益,把小平菇做出“大文章”,带动更多的村民就近就业,让菇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