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警察”来电 女子被骗11万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行骗,市民陈女士被骗了11万元。

市民陈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的“警官”,并直接报出了陈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及家庭成员等信息,说陈女士名下的一张电话卡涉及一起重大诈骗案件,主犯林某正被警方通缉。

当陈女士质疑,表示不认识林某时,对方让陈女士加其微信,发来了林某的通缉令,并以配合调查、验证资产为由,要求陈女士将全部积蓄转存到警方的“安全账户”内。

看到林某的通缉令上盖有“公安机关”印章,陈女士深信不疑。为了洗脱“嫌疑”,陈女士在对方的诱导下向“安全账户”转账,并将收到的银行短信验证码告知了对方。陈女士随后收到银行的扣费提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11万余元。(记者 曾莹莹 通讯员 路传岗)

110提醒您: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

冒充“公检法”,已成为骗子常见的诈骗套路。骗子利用公检法的威信,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使其陷入恐慌,失去判断,诱导受害人说出银行卡、信用卡等个人信息。谯城警方反诈中心提醒市民,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如遇对方称需要进行“查验资金”的都是诈骗。(记者 曾莹莹)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