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89万辆

我市开展第12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主题: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2月2日是第12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当天,市公安交警、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倡导安全文明出行,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小朋友们学习交警手势。

机动车辆和驾驶人数量快速增长

机动车的数量和增长速度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2010年,亳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为46.5万辆。现在,我市的机动车数量是多少呢?“全市机动车已达89万辆。”在“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开幕式上,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金丹丹透露了最新数字。

机动车数量增长近一倍,意味着交通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面临车辆和驾驶人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金丹丹表示,这需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协同共建共治。

作为市民出行常用的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在提升交通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超速行驶,不超员超载,不疲劳驾驶;经过学校时不鸣笛,不乱开远光灯;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持车容整洁。”公交车驾驶员祝秋芳说。

营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需要每位驾驶员的参与。亳州雷锋车队志愿者金志坤表示,在日常驾驶汽车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礼让行人,还要积极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现场体验“酒后驾车要不得”

除了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酒后驾车要不得”体验区、“安全头盔保安全”体验区、“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宣讲区、“交通知识知多少”体验区和“预防‘开门杀’‘车辆盲区’”体验区。

在“酒后驾车要不得”体验区,来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的民警一边引导市民正确佩戴“酒驾VR眼镜”,一边调整地上反光锥的位置。“现在是什么感觉?”“感觉像是喝醉了,双脚不听使唤。”体验结束,地上的反光锥被踢得东倒西歪。

“真没想到,人在喝醉后会是这个反应,如果这个状态去开车,非出事不可。”体验结束,市民冯雪龙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民警现场“以案说法”,向围观的市民指出了酒驾的危害以及酒后驾车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随着一声猛烈的撞击声,市民董艳继赶紧拿起地上的头盔,仔细检查一番后说:“你们这个头盔在哪买的?什么牌子?比我买的质量好多了,一点裂纹都没有。这样的头盔戴起来,才能让人放心。”

“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带有3C标识的头盔,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五大队铁警中队队长徐晓鹏表示,佩戴头盔可以有效保护头部、减轻伤害,是对电动车、摩托车驾乘人员有效的保护办法。

交通文明从“小”抓起

在参加当天活动的人群中,有30名来自谯城区融媒体药都少年活动中心的小朋友。他们不时听交警叔叔讲解如何安全通过路口和斑马线,不时跟着交警叔叔学习交通手势,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

在“预防‘开门杀’‘车辆盲区’”体验区,交警让小朋友站在车辆右前方、车尾等位置,让驾驶员坐到驾驶位上,结果驾驶员并未看到小朋友。通过这样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小朋友们明白了车辆盲区的位置以及躲避车辆盲区的重要性。

“今天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让我们学到了有用的交通知识,以后一定要做到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做一名小小的交通文明参与者。”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表示。

安全文明驾驶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途径。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特别是交警部门要紧盯人、车、路、环境等道路交通要素,坚持严格执法与警示教育相结合、预防事故与确保畅通相结合、路面管控与源头治理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科技运用相结合,全力以赴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构建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让文明交通人人共享。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