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楼村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汪楼村,雉河集西南十八里,界洪河六华里之阴,柳沟西绕村向南而东行,雉河集至颍州古驿道之旁也。夏可听界洪河滔滔汹涌之声,秋可聆柳沟潺潺溪流之韵也。

清乾隆年间,一汪姓者居此,田百顷,宅十亩,楼阁数间,雕梁画栋,钩心斗角,邻东西两河之间,位南北寨门之内,此汪楼也。

道光年间,一刘姓入此,名尚基者,善武也,观此地,有龙脉之像虎吟之丘也,随购宅置地而谋生。

民国初年,汪姓者心灵脑开善商也,移雉河集魏胡同,后非农哉。现汪楼刘姓多与宗姓于姓张姓共居也。

公元2022年前,村貌旧,巷泥泞杂草生,鸡鸭粪地也。和美乡村,汪楼旧而新也,村道靓巷道硬,雨行无泥也。花开四季,秋凉桂花沁人心脾也。环宅行,佳木秀而繁阴,凭栏观鱼,见水清而鱼肥,驻步听鸟,闻喜鹊而唱也。日暮灯明如昼,昔今之比,天翻地覆也!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