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返乡养鸡 年效益超千万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13年,24岁的亳州青年何洋从意大利留学归来,经历了数年的摸爬滚打后,最终与农业结缘。

2017年,何洋成立了一家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认准养殖蛋鸡青年鸡(指7-20周龄未到性成熟的母鸡)这一小众领域,靠着独到的眼光和对品质服务的重视,最终成为我省同行业的领头羊。

留学生返乡搞农业

2009年,何洋考入合肥大学(原合肥学院),学习艺术设计专业。两年后,学校面向全校选拔留学交换生,何洋踊跃报名并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学校的四位交换生之一,前往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学习。

“我是独生子,家里做生意,条件还不错,父母对我比较宠爱,导致我的独立和抗压能力较弱,所以我想通过出国留学让自己独立起来。”何洋说。

刚到意大利,异国他乡、举目无亲,文化习俗有差异,语言交流也有障碍。为了顺利完成学业,何洋开始恶补英语,又学习了一些意大利语,慢慢地,何洋逐渐适应了留学生活。

一年半之后,何洋顺利通过大学毕业考试,回到了国内。2013年,何洋走出了大学校园,他尝试了很多工作,接触过金融、自学过财务、创业做过培训教育。在这期间,父母多次劝说想让他接手自家生意,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另一条不同的路。“我想做点事出来,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何洋说。

在欧洲游历的时候,何洋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很感兴趣,特意去了很多农场参观考察。他发现这里的农业生产水平很高,高度机械化、自动化,耗用劳动力少,经济效益好,很想把这种模式带回中国发展。于是,在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之后,何洋决心进军农业。

养鸡年效益超千万

创业之初,何洋专门去机械化、设备化养殖先进的山东省青岛市学习,调研规模化养殖的大型企业。在大量的调研和学习中,他发现蛋鸡青年鸡养殖发展势头良好。

2017年,何洋和朋友一起投入2000万元,成立了一家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何洋在谯城区大杨镇建设了3栋现代化鸡舍,购置了先进养殖设备,制定了严格的养殖标准,为养殖蛋鸡青年鸡做足了准备。

“头三脚难踢,创业刚开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何洋说。

厂房准备就绪后,何洋分批从河南省兰考县购买了12万羽鸡苗,为了保障鸡苗的健康,每一批都需要在出雏之前做相关的疾病检测。每次检测鸡苗,何洋都是天还没亮就从亳州出发,到兰考县拿到鸡苗样本后直接送到合肥,全程将近700公里,下午三点之前必须送到,经常连午饭都来不及吃。

销售也是个大问题,刚刚成立的养殖公司没有现成的客户群体,这让何洋也犯起了难。为了找到销路,何洋离开了养殖场,开始四处“跑业务”,一出去就是20多天。这些天里,他一共拜访了40多家客户,基本上都是上午一家、下午一家,终于谈好了几家客户。

105天之后,第一批鸡苗长成青年鸡出栏,何洋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剩下的一半还要过段时间才能见分晓。又过了100天,何洋收到客户反馈说产蛋性能很好,这才完全放下心来。由于第一批鸡苗的成功,何洋的养殖公司在行业内打响了名声,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经过多年的探索运营,何洋的养殖公司年出栏蛋鸡青年鸡70余万羽,销售范围从养殖场周边百十公里,扩大到皖北区域,年收益超千万元。

带动青年人建设家乡

近几年,蛋鸡青年鸡养殖企业如雨后春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何洋的公司依然存活了下来,并且发展得很好,这得益于他对品质和服务的重视。

“坚持高标准,提高服务能力,这关乎企业的声誉,有了声誉才能在市场中发展。”何洋说。

由于在养殖方面的突出成绩,何洋和他的公司获得了诸多的荣誉。2019年,他的公司获得国家级示范场称号,他还参与起草了安徽省青年蛋鸡行业标准;2020年,何洋带领公司在安徽证交所农业新四板挂牌;2021年,何洋成为安徽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亳州站站长;2022年,何洋被选举为亳州市谯城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及谯城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一职;2023年,何洋获得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谈到未来,何洋希望带动更多青年人返乡创业,推广宣传成熟的养殖方案技术,继续延长养殖产业链,推进种养可循环模式,让更多的村民享受新时代发展的红利,和大家一起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创业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往后看是成长的过程,往前看是坚定的目标和信念。”何洋说,创业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未来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创业中来。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