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让,能使人快乐;让,能使人幸福;让,是一种礼貌,让,是一种文明。自古以来,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座的故事,早已成为“老生常谈”,但在生活中,却时时都有发生。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目睹了这样一件事:公交车到了幸福桥站时,一位白发苍苍、略有驼背的老爷爷上了车。老爷爷从前瞅到后,发现车上的座位都坐满了人,便扶着把手,靠在一个座位的旁边,站着。

此时,站在一旁的我心想:怎么没有人给老爷爷让个座呢?我环视四周,发现有的人在低头玩手机,有的人在望着窗外的风景,好像没人注意到老爷爷站在这里。正当我纳闷的时候,突然,一位怀里抱着孩子的阿姨站了起来,对老爷爷说:“大爷,您坐我这吧,我马上就下车了。”老爷爷连声答谢:“谢谢你!谢谢你!”“不用谢。”这位阿姨把孩子放到地上,拉着孩子的手站到了车门旁边,她弯下身子给那位小妹妹说了什么,母女两人相视而笑!

过了两站,我要下车了,可站在一旁的阿姨和妹妹还没有下车,看着阿姨快乐幸福的笑容和小妹妹天真可爱的笑脸,我明白了:是“让”的美德,给这对母女带来了快乐!一种敬意,油然而生。

让,看似一件简单的小事,但说着容易做着难啊!让我们从“让”做起,“让”出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德!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六(3)班

指导老师:常玲侠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