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为葡萄绑蔓。
亳州新闻网讯 春分时节,走进利辛县汝集镇中华村诺凡家庭农场,只见成片的大棚内,一行行葡萄架整齐排开,“蜿蜒”的藤蔓上已长出嫩绿的新芽,焕发着勃勃生机。掐芽、定梢、绑蔓……农场负责人张平正和工人一起在温室大棚里忙碌着。
“你看咱这嫩芽长得多好,这个时候更不能放松管理。”近段时间,张平每天早上天刚亮,就带领工人扎进大棚里开始一天的劳作。
张平的农场共种植了30亩“阳光玫瑰”葡萄,该品种果粒圆润饱满,吃起来口感清甜,带着一股浓郁的清香。去年,该农场的葡萄亩产3200余斤,市场价每斤8元,30亩葡萄收入了60多万元。
据张平介绍,过去的葡萄多以露天种植为主,上市时间比较集中,采摘期短,亩均效益只有三四千元。而现在温室大棚葡萄在6月中旬就能成熟,上市时间比露天葡萄提前了两三个月,避开了扎堆上市,收益实现了倍增。
一人富了不算富,乡亲共富才是真的富。张平的农场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当地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我常年在农场打工,除草、剪枝、灌溉、采摘、装箱,各种活不断,一年能挣一万多元,既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又能挣钱补贴家用。”附近村民袁翠英说。
近年来,汝集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谋求产业兴农之路,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通过“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引导村民参与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据介绍,下一步,该镇将依托政策扶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着力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