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东的养殖场。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在蒙城县小涧镇双楼村丁卫东养殖家庭农场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欢快的“哞哞”声此起彼伏。
近年来,双楼村通过招商引资、引导能人返乡创业等方式,大力发展黄牛养殖业,以牛产业为依托,让畜牧养殖业成为农民致富、农村兴旺的强力引擎。通过多方考察和实地走访,村民丁卫东将双楼村废弃小学改建成一座标准化生态养牛厂。
双楼村还在政策、资金上对丁卫东予以倾斜照顾,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目前这个养殖场共有40头牛,今年存栏数量将达到300头。”双楼村党支部书记刘西龙说,这样一来,不仅废弃校舍得到合理利用,每年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7万余元。
丁卫东养殖家庭农场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个,让村民不出门就能务工挣到钱。“我在养殖场负责喂牛、打扫卫生,每天工资100元,既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庭。这份工作很适合我这样年纪大的人。”村民谢广夫开心地说。
近年来,双楼村通过党建引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盘活闲置资源,将肉牛养殖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增收项目,探索出一条让产业“牛”起来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刘西龙表示,双楼村将立足土地多、秸秆资源丰富的禀赋,念好“养牛经”、牵住“牛鼻子”,带领当地群众“发牛财”,助推乡村振兴,形成一幅产业兴、环境美、群众生活富裕的和谐画卷打造生态黄牛品牌,让产业振兴真正“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