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未雨绸缪做好防汛准备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据悉,4月1日全国进入汛期。为此,市城市管理局采取多项举措,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天气,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前谋划部署,精准落实防汛责任。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亳州市主城区洪涝灾害防御桌面推演和防汛应急实战演练;落实城区易积水点位包保责任人,形成事岗对应、权责清晰的责任网格。

强化物资保障,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市城市管理局储备了30多种防汛物资,其中包括369套三脚架、826套铁马、1263套反光锥、32台抽水泵、13辆防汛车辆、8辆吸污车和6辆排涝泵车。落实专业抢险队伍共150余人,在易涝点、重点小区、下穿立交桥等部位预置抢险物资。同时,升级智慧水务防汛“一张图”,实现防汛工程、物资装备、救援队伍动态更新、定点查询和精准决策。

突出重点区域,完善应急方案。城管部门协同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组织本行业、本领域立即开展重点区域风险隐患排查。对河道、管网、泵站等排水设施,下穿立交、老旧片区、低洼地、城市地下空间等易积水区域,形成风险隐患清单,做到覆盖全面、重点突出,“一点一策”制定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聚焦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整改隐患。城管部门认真排查水库堤坝,路灯、灯箱广告设施等公用设施用电安全,行道树稳固性,各类窨井盖、防坠网完好情况等,加快隐患整改。同时,市城市管理局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城市防汛指挥中心,利用视频监控、管网监测、实时通讯和智能终端等手段,实现智慧防汛。确保在汛期统一下达指令、统一调度协调、统一资源配置。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