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好的玉米压片。
亳州新闻网讯 走进蒙城县王集乡邱朱村蒙城县朝志家庭农场,蒸汽设备轰鸣,工人熟练操作着生产机械,经过去杂、浸泡、蒸煮、压片、烘干等一系列流程,一粒粒玉米变成一个个压片,最终成为牛羊口中的“美味佳肴”。
相对于玉米粒,玉米压片有什么好处呢?该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朝志介绍,玉米经过湿热加工,可以改变内部分子链结构,使牲畜对玉米的营养吸收利用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90%以上,经过蒸气压片处理的玉米,可以调节反刍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产奶量和肉类品质。
王朝志是当地有名的养牛大户,从2017年养牛至今,最多的时候养牛一百五六十头。“玉米压片是上好的喂牛饲料,但蒙城没有生产玉米压片的,如果从外地购买,需要提前一周订货,而且运输等成本也比较高。”王朝志说。
由于看好玉米压片发展前景,2023年,王朝志投资150万元建成了蒙城县首条压片玉米生产流水线,每天满负荷能生产30多吨玉米压片,够1万头牛吃的。除了自用外,他生产的玉米压片还销往周边省市。
压片玉米生产,解决了当地村民玉米销售难题。“我们村的玉米产量只够我一个月的加工量。”王朝志说,现在他收购玉米的范围不再局限在王集乡,还延伸到周边乡镇县市,既提高了种植玉米的附加值,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蒙城县养牛历史悠久,曾享有“全国黄牛第一大县”的美誉,“蒙城黄牛”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蒙城县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加快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农业强县和现代化美好蒙城建设。预计到2025年,全县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20万头,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0万头。
按照“黄牛e贷”政策,养殖户可以把黄牛作为活体抵押,每头牛可贷金额最高可达13000元。“银行给我授信了200万元,财政补贴后,贷款利率不超过2.4%。”王朝志说,他准备用这些钱购买黄牛、改善养殖设施和采购饲料。
如今,邱朱村的养牛户有五六家,养牛数量300多头,村里新建的养牛场已经投用,最多可容纳上千头肉牛。“我们一定会生产出更多优质玉米压片,让我们养的牛都吃上物美价廉的好饲料。”王朝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