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这两个地方曾是西汉侯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丹城是西汉郸侯侯国

涡阳县丹城镇曾是西汉侯国,不见今存各种版本《亳州志》记载,也不见民国十四年《涡阳县志》记载。这是我的一个新发现,也是亳州市历史地理记载缺漏的一个补充。

今年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马梦龙先生专著《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一书。我看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动:从中能不能查到有关老子生地的新材料呢?于是,就立即向县新华书店订购了这本书。

新书到手,厚厚一册,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和秦帝国施行郡县制的一元统治体制不同,汉帝国施行郡县与封国并行的二元统治体制。西汉先后分封八百多个侯国,在如今的亳州市境内就有两个侯国。这本书最大的用途就是提供了这些侯国的时间(置废年代)和空间(地理方位)信息。好在这本书后面的附录中有《西汉侯国建置沿革综表》,用起来十分方便。

先看丹城,“综表”以分封时间编有序号。序号63:侯国名曰蒯成,高帝六年八月(公元前201)置,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废。类别功臣,地望今安徽亳州市境,所在郡国——淮阳国。备注曰:初封地不详,高帝十二年定封蒯成。《楚汉春秋》作憑城。《索隐》引三苍云:“蒯乡在城父县。”《演变》主此说。

又序号223:侯国名曰郸,景帝中元年(公元前149)置,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废。类别功臣,地望今安徽涡阳县丹城镇,所在郡国沛。备注曰:故蒯成侯复封。

蒯成侯周緤,汉高祖功臣,封地蒯乡在城父县。后来他的儿子周昌、周居封郸侯,封地在沛地郸县,即今涡阳丹城。

《史记》卷九十八,《周緤传》曰:“蒯成侯緤者,沛人也,姓周氏。常为高祖参乘,以舍人从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汉,还定三秦,食邑池阳。东绝甬道,从出度平阴,遇淮阴侯兵襄国,军乍利乍不利,终无离上心。以緤为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户。高祖十二年,以緤为蒯成侯,除前所食邑。

上欲自击陈豨,蒯成侯泣曰:“始秦攻破天下,未尝自行。今上常自行,是为无人可使者乎?上以为‘爱我’,赐入殿门不趋,杀人不死。至孝文五年,緤以寿终,谥为贞侯。子昌代侯,有罪,国除。至孝景中二年,封緤子居代侯。至元鼎三年,居为太常,有罪,国除。”  

周緤的儿子的封地,传文中没说。《史记》的《集解》、《索隐》中说封郸侯,沛地有郸县,

涡阳县丹城镇原来是西汉郸侯侯国,如今已评为安徽省千年古镇,可谓实至名归啊!

丹城镇南门入口。

城父是西汉城父侯侯国

亳州城父,是城父侯尹恢侯国。

序号48:侯国城父,高帝六年六月(公元前201)置,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废。类别功臣,汉志为沛,地望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城父村[文]③,所在郡国淮阳(国)。备注:《史表》作故城侯。地望注③,《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亳州市谯城区文物图》第127页(图),第54页(文)。备注中的《史表》,指《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尹恢,《史记》中无传,只见《史表》。表中称:“兵初起,以谒者从,入汉,以将军击诸侯,以右丞相备守淮阳功,比厌次侯,二千户。高祖六年封故城侯,孝惠三年子尹开方嗣为侯。”《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则称尹恢为城父侯。

城父,古称夷。“夷”像矢在弓上。说明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狩猎生活。春秋时,楚灵王在此筑章华台,留下了不少饶有趣味又发人深思的故事。西汉时为侯国,帮助刘邦打天下的尹恢为右丞相,封城父侯,开国功臣,一方大员。

这里特别指出一点,亳州人不可不知:楚有两城父,一为夷城父,即如今的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一为北城父,即如今的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有专题论证。《辞海》“城父”注中即是两个。张良相传为城父人,括号内注“今河南襄城西南”。我们研究历史时,不可不察。

城父镇章华台遗址。

扶阳西汉侯国故城原是苦县故城

在这里,不能不说一下扶阳。

民国十四年版《涡阳县志》,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说涡阳西北十二里有扶阳故城,为西汉丞相韦贤、韦玄成父子侯国。《元和郡县图志》卷之七“城父县”:“扶阳故城在城父县东北三十六里,汉韦贤封邑。”《太平寰宇记》卷之十二“城父县”:“扶阳故城,在县东北三十六里。汉为县,属沛郡。宣帝封韦贤于此,谥曰节侯。又曰《恩泽侯表》在萧,案邑名扶阳。《地理志》云扶阳县属沛郡。”《地理志》指《汉书·地理志》,《恩泽侯表》全名《外戚恩泽侯表》,见《汉书》卷十八,“扶阳节侯韦贤”下曰扶阳在“萧”。

以上记载,我读之熟矣。“扶阳”是在今涡阳,还是在萧县呢?三十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回脑际,挥之不去,终不能决。因为这个地方,在如今的涡阳县义门镇张老家,距老子生地天静宫只有二三里之遥。《水经注》卷二十三:“谷水又东经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壍,耗则孤津独逝。”这个故城,今遗址尚存,从地理方位来看,正是苦县故城啊!我日日夜夜等待着有新发现。这一天终于等来了。且看《西汉侯国地理》“综表”序号567,这则说,扶阳侯国在萧,即今安徽萧县祖楼镇。这里不仅说扶阳在萧,而且精准到镇,这是多么惊人的功力啊!

苦县在哪里?踏破铁鞋,寻寻觅觅,山重水复,千呼万唤,终于找到遗址了。“鸠占鹊巢”,一千多年来,某些古籍误将苦县故城认作扶阳故城,误导后人太久了。困惑了我几十年的问题,一旦化解,如拨云霓,快何如之!

丹城古包河。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