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芍花园,徜徉校园花海放松身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在亳州, 大学生毕业前必做的十件事》之七:

游芍花园,徜徉校园花海放松身心

(点击看视频)

4月26日下午,亳州学院的芍花园迎来了中文与传媒系学生第一党支部的特别活动。学生党员陈安荥及同学们在学校的芍花园中近距离体验了芍花的独特魅力,寻找一个从繁忙学习生活中抽离出来的心灵慰藉。

在芍花园中,阳光柔和地洒在层层叠叠的花瓣上,将每朵芍花的细节都照得格外鲜明。园中的芍花色彩丰富,从深紫到粉白,每一种颜色都仿佛在讲述不同的故事。面对这美好景象,陈安荥不禁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不胜收的景象。微风吹过,树梢间飘荡的鸟鸣声和远处传来的学生欢声笑语,为芍花园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泼。 芍花园不仅仅是一个欣赏花卉的场所,更像是一片让人能够与自然对话的桃源。

在这样的环境中,陈安荥和她的同学们时而低头阅读,时而闭目沉思,完全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她们不仅感受到了芍花的美丽,更体会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静和喜悦。这片花海成了她们留下青春记忆的地方,每朵芍花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陈安荥与芍花园的故事始于她对亳州文化的初次探索,芍花的坚韧与美丽让她深深着迷。她将此与遥远的家乡——青海做对比并表示:“青海的自然环境与植被虽美,但脆弱不堪,这与亳州的芍花的坚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使得我更加珍惜亳州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芍花的生命力给了她无限的启示,教会她无论面对何种环境,坚韧与美丽都可以并存。

陈安荥同志还分享了她与芍花的故事,她表示:“ 作为来自外地的学生,大学生活的压力比其他同学更大,这些压力不仅来源于学习、生活,更多的是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寂,而芍花园不仅是我了解亳州文化的桥梁,也是我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每当学业压力山大,芍花园便是她的避风港。

通过参与这次赏花活动,陈安荥及其同学们在宁静中找到了暂时的逃离日常繁忙学习的方式。这片花海不仅提供了一个放松和充电的空间,也激发了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在这里,她们被提醒要珍惜每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持续积累知识和经验,为未来的每一次磨难和机会做好准备。

文字:陈芝玉

编辑:赵菲菲 校审:常艳敏 审核:蒋海涛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