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到“离谱”,这波热浪何时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我市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昨日上午,亳州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息,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可达40℃。为何我市出现长期高温少雨天气,未来天气走势如何?带着这几个问题,记者来到亳州市气象台寻找答案。

据亳州市气象台重大天气信息专报显示,今年五月份以来(5月1日-6月11日),全市平均气温24.4℃,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2.1℃,仅低于2020年(24.7℃)0.3℃,居有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第二高。其间出现7-9天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7.3℃。五月份以来,共有6次弱降水过程,分别出现在5月4日、10日-11日、25日夜间-26日、29日夜间和6月5日、1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7.8毫米,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97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少。

天气热得有点“反常”,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极端的高温天气?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介绍,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受高压脊天气系统控制,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高温发展。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也表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平均温度升高,高温天气也趋于频繁,极端高温事件增多增强或已成为新常态。

针对我市今年同期的降水量严重偏少的情况,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介绍,降水需要水汽、凝结核等条件,而今年副热带高压带北移缓慢,导致我市没有满足形成大型降雨的条件。

“目前我市尚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人工增雨需要云层达到一定厚度,云中水汽要充沛,上升气流运动以及足够多的凝结核或冰核。”市气象局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戴灿星说,全市气象部门已经做好人工增雨准备,待合适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6月18日前,我市将持续晴热高温,无有效性降水,最高气温普遍在35℃-39℃。另据中期预报,6月中旬至下旬,主雨带北抬影响我市,全市降水增多,存在旱涝急转、旱涝并在风险。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19日-20日(小雨)、22日-23日(中到大雨)、26日-29日(大雨到暴雨)。

市气象部门建议,近期公众要做好防暑降温,减少户外活动,增强安全意识,谨防中暑、热射病和溺水事故的发生。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