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中考时光,仿佛回忆就在眼前,却已在岁月里迈过三十余年。邻居王大哥说,天地浩瀚,转瞬匆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岁月,依然能让人泪眼婆娑。
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很匮乏。家里孩子多,他是老大,很多时候,都是挨着饿去上学。当时似乎都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家里最大的孩子,读到初中,不管成绩如何,都不再读书,要么留家里帮忙,要么出去打工补充家里开支。家里多了一份劳力,便多了一份保障。
辍了学的孩子,并不觉得苦,虽然内心有点小遗憾,但是对于能帮家里的忙,其实也是少了一份愧疚的。当时还有一句流行语:苦不苦,看看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老二老三继续上学,他们吃着“盐拌饭”,穿着“补丁裤”,早上鸡叫了就起床干活,活干完了,去学校读书。那时候,从来没有抱怨辛苦,反而更多的拼了命的读书,因为他们的心里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还能继续读书,那是大哥牺牲自己的未来换取的。
而王大哥家不同,老二妹妹懂事,将读书的机会,让给哥哥,自己早早就出门打工了。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识字,听见女儿这样说,便同意了。那时候的自己,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拼命读书,为妹妹争光,为父母争光。
“一直都记得那个夏天的中考,一大早去赶车,坐了一个多小时去县里考试,半路上遇上小偷,被偷走的里面不过就是一顿饭钱和车费,但是准考证没有了,我就完了。”于是王大哥发了疯似的寻找,一直找,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我很感谢这个小偷,他将准考证丢在了一个垃圾堆旁边,沾满污泥的准考证,让我如获至宝,也让我终于能走进考场。”
后来,王大哥说饿了一天,考完全部课程,忍着饥饿,徒步90多里回到家。那天的微风很柔和,那天的星辰特别明亮。他无比兴奋,因为他知道,未来,他可以跨出父母辛苦了一辈子的小山村;可以不负妹妹的主动退出;可以有能力带父母和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岁月的色彩。
我们村也流行过一个“土豆状元”的故事,有一个孩子叫小鑫,很爱看书,上学放学的路上都看书。那天不小心撞到了高高的电线杆,鼻子流了很多血。村里人嘲笑他:读书读傻了。他也不在乎,只管自己干活,活干完了,就蹲地上看书。中考前一天,小鑫放学后去地里干活,正是给土豆苗拔草浇水的时候,他口袋里的准考证不小心溜了出来。小鑫浑然不知,一直忙到晚上才回家。
吃过晚饭准备睡觉的时候,小鑫找不到准考证,急得满头大汗。家人一起帮忙找,左邻右舍听说这事,也都放下手中的活,打着手电筒一起寻找。一路的光芒,一村人的希望,所幸终于在土豆地里找到了脏兮兮的准考证。后来他以“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最好的高中,每个人都以他为傲。村里人还给他取名“土豆状元”,以此来鼓励每一位莘莘学子。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中考时。挥洒汗水筑梦想,青春无悔绽芳华。面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虽然我们还不够成熟,也不够睿智,但是利剑在手,便要挥发出属于它的力量。以梦为马,不负青春,不负自己,勇敢一战!就像每一张“泥地里”的准考证,多少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依然会感谢那时如此拼搏的自己。轻舟终过万重山,鲜衣怒马少年时。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