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正全面推动“一码管地”

逐步实现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方式转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我市正在推动“一码管地”工作,逐步实现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方式转型,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控。

目前,我市“一码管地”(一期)建设项目已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作业单位,预计明年7月份正式实施。

“一码管地”是指使用不动产单元码作为宗地唯一标识,在项目用地审批、土地供应、规划许可、规划核实、不动产登记等业务办理过程中,互联互通,快速、实时追溯查取项目历史数据,实现“批、供、用、规、验、查、登”全流程管理。

“一码管地”实施后,将从地籍调查到不动产登记,做到同一宗地(海)相同内容只调查一次,沿用共享各阶段的成果,加快落实业务管理一体化。

我市将通过“一码管地”,打造“整体智治”的自然资源数据治理新形态,通过对自然资源业务领域下的数据分析、清洗、分类、处理、融合等,从全局角度构建“一码”串联的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体系,促进业务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一码”,将打通与住建、税务、金融、法院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各类政务审批事项的集中联动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的政务服务,有效提升我市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水平。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