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进入秋季后,不少市民出现了打喷嚏、流鼻涕、眼红眼痒、皮肤瘙痒等症状,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医院了解到,这可能是由于秋季过敏引起的。进入9月份后,医院接诊的过敏患者明显增多,较高浓度的花粉和温差反应给过敏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这周开始,我只要在户外就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完全控制不住,太难受了。”9月22日,市民刘女士趁着周末前往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刘女士是由于秋季花粉过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据了解,蒿属花粉是整个北方地区最主要和具有代表性的秋季花粉,其播散期大致为立秋至国庆节之间。这些植物的花粉颗粒小且干燥,易飘浮在空中,让人防不胜防,一些体质敏感的人群吸入或接触皮肤后,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秋天虽不是百花齐放的时候,但也有花粉,蒿草、艾蒿、豚草等这个季节常见的过敏原,加上秋季早晚温差大,一些人会出现花粉过敏和冷空气过敏的多重反应。” 亳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陈宝相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者出现喷嚏、流涕、眼痒不适、咳嗽、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检查症状出现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过敏引起的,则需检测过敏源,规范治疗,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
对于已经确认是秋季花粉过敏引起的患者,平日外出时要戴好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减少花粉等过敏原的吸入。对于过敏严重的人群,最好戴上眼镜、穿长衣长裤,减少过敏源的接触。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或应用生物制剂控制病情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患者只凭经验或根据网上说法自行买药使用,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陈宝相表示,随意用药可能会出现不对症、药物过敏或患者鼻腔耐药性加大,增加治疗难度,患者若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且持续加重的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