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加减乘除”推进“扫黄打非”工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4年以来,亳州市利辛县“扫黄打非”办公室创新工作方法,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工作方式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开展,进一步净化文化环境,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宣传教育做“加法”,提高认识。将宣传教育“扫黄打非”贯穿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层站点作用。日常检查中向经营业主宣传“扫黄打非”的重要性和意义,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营业主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依规经营。围绕春秋季开学、六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护苗”宣传。今年以来,各类宣传信息被省级以上媒体采用6篇,市级媒体采用40余篇,开展“护苗2024”宣传活动30余场,主题班会3600多节,323名法治副校长到校授课,发放“扫黄打非”致家长一封信18万余份。

风险隐患做“减法”,排查整治。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持续加大网络文化环境巡查力度,针对文化市场、网络空间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排查工作,评估可能发生的“涉黄”“涉非”事件,及时发现并整治隐患,筑牢防线,全面减少相关案事件风险,降低发生概率。今年以来,共发现9个“校园集市”类网站平台,已建立动态台账,开展农村演出市场专项整治执法检查175场次,签订承诺书、巡查单136份,制止无证演出活动11场。

执法检查做“乘法”,严厉打击。实行重点台账管理制度,对存在问题或已经处罚的重点场所纳入台账管理,在联合执法行动和日常监管中,加大对台账中的重点场所的检查力度,对查实的“涉黄”“涉非”案件进行严厉打击,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曝光公开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今年以来,组织各重点单位、各乡镇开展检查810余次,出动2430余人次,累计检查书店、网吧、KTV等重点监管场所1860余家次。

市场问题做“除法”,消除问题。加强对文化市场领域的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出版物经营许可的审核制度,为“扫黄打非”工作提供工作保障。对已经查处的该事件进行深挖源头,彻底清理整治,清除问题根源,防止文化市场违法违规问题反复出现。今年以来,严肃处置查办“扫黄打非”类案事件19件,其中公安机关查办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6起,采取强制措施12人,移送审查起诉20人。共收缴非法出版物160余册,行政罚款20600余元。(孙伟康)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