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群众生活让非遗“活起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亳州面塑“四大名人”、五禽戏手机支架、亳文化扑克牌……记者昨日在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看到,展馆里展出的文创产品既有亳州特色又彰显非遗特点,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促进非遗活化利用,开发了五禽戏手机支架、小夜灯、面塑等一系列文创宣传品,让非遗走进群众生活,其中五禽戏手机支架荣获“2018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五禽戏小夜灯荣获“2019年亳州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银奖。

在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我市开发的“古韵亳州”非遗之旅线路,可体验华佗五禽戏、古井贡酒酿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药膳等省级非遗项目,入选“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路线”。同时我市还在景区、景点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活动,花戏楼景区开设的面塑体验馆、华祖庵进行的五禽戏展演等颇受游客欢迎。

我市鼓励非遗传承人结合亳州历史文化进行创作,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亳州面塑“四大名人”“亳芍花”“亳桑皮”等系列作品,以淮北大鼓、亳州琴书等非遗形式创作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等主题作品,在非遗进基层、“送戏进万村”演出中广受好评。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