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省剧协主办的“当文学遇上戏剧——《击缶歌》•安徽地方戏品鉴会”在亳州花戏楼三馆居举行。通过品读文学佳作《击缶歌》与观赏安徽地方戏的同场互动方式宣传推广安徽戏曲,团结和引导各方面力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徽风皖韵独特魅力,助力推进新时代安徽戏剧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击缶歌》于2020年7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曾获2019—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文学类一等奖,描写了近二十种戏曲之美,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省文联、省剧协重点文艺项目。
品鉴会现场采取了嘉宾访谈、朗诵与戏剧演出三种方式交替进行。省作协副主席、《击缶歌》作者胡竹峰,《击缶歌》学术顾问王长安、安徽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孙立等分别介绍了实地寻访诸多戏曲源头发生地、兴盛地等采风经历、创作体会和出版情况,部分读者分享了阅读体会,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则化身“朗读者”,现场朗诵了《击缶歌》精彩段落,10多位戏剧演员分别表演了黄梅戏、徽剧、庐剧、梆子、二夹弦、坠子戏、泗州戏、皖南花鼓戏等。
“我很喜欢亳州的梆子戏,它慷锵有力,今天现场听到梆子戏时便亲身感受到了亳州厚重的历史文化。”胡竹峰说,创造《击缶歌》便采用了戏曲和文学相结合的方式。文学和戏剧是不同的品种,它们“相遇”不仅可以增加戏剧创作的元素,还会帮助文学增加更多的份量和载体。
市文联主席杨荔表示,亳州也是安徽的一个戏曲重地,积累、保护了非常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这次活动能够选择在亳州举办,可以说正逢其时、恰逢其势、适得其所,是对亳州戏剧乃至整个文艺界的激励鼓舞。作为文艺工作者,将始终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文学戏曲戏剧等文艺形式讲好地方故事,发出地方声音。
“为了深挖安徽戏曲资源,更好地彰显安徽戏曲之美,宣传安徽文化名片,推动安徽戏剧事业高质量发展2018-2020年,省文联、省剧协遴选了一批专家开展专题调研,并确定由全国知名作家胡竹峰撰写名为《击缶歌》的专著。”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国家一级导演潘昱竹表示,通过这样具有探索和创新的实践行动,旨在给安徽戏曲留下可以传承的“活化”文本,更好地传播安徽戏剧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更大的创新创造活力。
(记者 曹晴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