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消防站“跑”出救援加速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家门口消防站“跑”出救援加速度

破解“远水难救近火”难题,我市“基层消防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案例

亳州新闻网讯   “不到10分钟,我们乡镇消防站的消防员就到了现场。搁以前,只能等县消防队来,至少得40分钟,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近日,回忆起一村民家因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利辛县阚疃镇八里村村干部张形形仍心有余悸。

这场火灾的成功处置,正是我市创新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成果。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消防安全隐患重重:群众消防意识淡薄,易燃、可燃物多,稍有不慎,火灾便会发生。而城区消防站与乡镇距离较远,“远水难救近火”成为一个待解的难题。

为此,我市在全省率先改革,构建“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市”四级响应机制,打造基层消防“一件事、全链条”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力求从根源上破解难题。

在组织架构上,我市在市、县两级设立消防工作站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设立消防工作站,并建设消防接处警系统,接入市119救援指挥中心,确保就近接警、快速处置。

在人员与装备配置方面,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分别按“一站一组一队”“一站一组”模式编配力量。其中,“一组”即防火组,配备2名消防监管员;“一队”即专职消防队,配备5-10名专职消防员。同时,对78个乡镇消防工作站采取选址新建、原址改建、依托闲置场所改建、在乡镇派出所内增建等4种形式进行升级,每个站增配至少1辆5吨水罐消防车;为20个街道消防工作站配齐设备;改造全市500余辆具备灭火功能的洒水车,增设1100余个消火栓。

在执法权与技术支持上,我市在全国首批将消防行政执法权下沉至乡镇(街道),明确权责。依托市级消防安全预警监测平台,在试点乡镇建设预警监测系统;开发“镇火哨”APP应用,实现对单位(场所)的差异化精准监管,保证火情响应与扑救的及时和高效。

自2020年至今,全市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独立或参与处置火灾事故1.33万余起,占全市火灾起数的67%,保护财产价值超2亿元,农村地区实现火灾亡人事件“零发生”。

今年7月8日至9日,国务院安委办专程来亳调研基层消防“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对创新构建现代化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予以高度评价。安徽省也出台相关意见,推广亳州经验,并报送中央改革办;亳州市“创新基层消防‘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治理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案例,全省仅此一例。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