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谯城区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完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多样化“文体大餐”,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精气十足的谯城区。
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阵地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好不好、完善不完善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谯城区不断完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覆盖率,一个个设施齐全、环境舒适、服务优质的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群众打造了“家门口”的幸福阵地。
走进4000余平方米的谯城区图书馆,简约大气的空间布局、设施完善的阅览区、种类丰富的借阅区以及智能化的硬件设备……处处展示着谯城区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的融合。
“谯城区图书馆以打造城市文化客厅为目标,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功能,是构建融合阅读中心、知识中心、交流中心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更是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谯城区图书馆馆长王丹说道。该馆于2023年3月投入使用,馆藏图书总量约6万册,自开馆以来,谯城区图书馆总流通人次35.8万人次,累计借还量12.3万册次。
为满足读者在非高峰时段的阅读需求,谯城区图书馆实施延时开放政策,由每日下午17:00延长至晚间 21:00。该馆还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线上获取图书资源,大大提升了读者的借阅体验。
谯城区图书馆通过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引导群众养成阅读习惯,在全社会掀起阅读热潮;与亳州晚报合作建立“小记者素质教育实验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了文化实践的平台;与社区、学校合作开展“阅读进社区”“阅读进校园”等活动,将阅读资源送到居民和学生身边。一系列举措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文化参与机会,提升了城市文化氛围。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热潮的掀起,群众健身意识逐渐增强。谯城区体育发展中心严格落实“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要求,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购置健身器材、打造社区健身中心等,进一步优化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拓宽了全民健身的“幸福半径”,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谯城区体育中心负责人孙小冉介绍,谯城区有12个社区文体中心,每个体育中心都配备了健身器材、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等。为了满足群众需求,谯城区已完成4个百姓健身房、2个口袋体育公园等多处健身器材安装点的前期现场勘查工作,争取提前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为营造人民群众积极锻炼、科学健身的良好氛围,谯城区常态化组织开展健身气功、武术套路、轮滑、篮球、健步走、围棋、舞龙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和赛事指导,确保群众不仅“能健身”,还要“会健身”。
群文活动遍地开花
百姓生活“乐”起来
近年来,谯城区高度重视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参与主体广泛、活动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良好局面。谯城区文化馆2023年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总数排名安徽省各县区第二名,城市活力不断彰显,群众乐在其中。
谯城区文化馆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作用,围绕老年人、公益教学、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主题,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广受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品牌活动、“艺路同心”公益教学品牌活动、“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品牌活动、“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等,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群文活动氛围。目前,活跃在区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团体达27个,涵盖了书法、戏曲、器乐、舞蹈等多种门类,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为让基层群众享受文化大餐,谯城区文化馆还成立了文化服务志愿者联盟,在文化馆的带领下,各群众文艺活动团体下基层、到乡镇、到广场、进社区,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区文化馆已经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26场,服务群众12万人。其中,文化志愿服务91场,服务群众27000余人。
谯城区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篮球队,举办乡村篮球赛已经成了全区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2024年8月,“2024年谯城区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亳州体育公园开赛,来自全区各乡镇的16支代表队230余人参加比赛。“举办乡村篮球赛不仅是推动全民健身、增进邻里和谐、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示乡村活力与风采的重要窗口。”孙小冉说。
谯城区还组队参加了淮海经济区(涡阳)“黄鹤楼酒”杯篮球邀请赛,举办了新年登高徒步活动、迎新春社区运动会暨篮球大赛、“二月二·龙抬头”省际毗邻区舞龙邀请赛及五一芍花节期间系列体育赛事、全市健身气功站点联赛等活动,丰富了乡镇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了乡镇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构建了和谐、健康、有活力的乡镇新风貌。
传统文化赓续传承
群众精神“富”起来
谯城区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尤其在中医药文化领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谯城区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搭建各类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让中医药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谯城区文化部门举办了一系列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中医义诊体验、中医药文化展示等丰富多元的推广活动,让社会各界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区内学校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医药知识,培养兴趣。
谯城区图书馆切实担负起文化传承主阵地的责任,在收藏保护和开发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开设“药都专区”地方特色文献室,以展示谯城区中医药文化成果和文献等资料;加强对珍贵中医药文献的征集和保护,对散落民间、濒临损毁的地方文献进行抢救性征集整理;积极开发文献资源,编研出版一批中医药文化普及读物。针对青少年用户,图书馆还策划了中医药文化动漫展、中医药知识趣味问答等互动体验活动,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青少年了解学校中医药知识。
近年来,谯城区高度重视五禽戏推广普及,广泛开展以五禽戏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活动,把五禽戏推广到“学校、乡镇、企业、机关、社区”的做法得到了广泛好评。谯城区将五禽戏作为延时服务课程、课间操和晨操等活动,推广到课堂和学校,并开展五禽戏校内比赛。在青年夜校和老年大学开展五禽戏培训班和教学活动,利用节假日到企业和社会福利院进行展演和教学,不断扩大五禽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谯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把繁荣文化事业、提升文化素养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让群众的精神富足。经过多方合力,谯城区在公共文化设施、群众文化生活、特色文化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