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利辛县中疃镇镇北社区的200亩桃园里,果农们正在手持剪刀、钢锯,穿梭于桃林间,忙着为桃树修枝剪杈、嫁接新芽。
当前,春季果园管理进入关键期,当地果农抢抓农时,通过科学田管提升果实品质,为全年增产增收夯实基础。
“桃树修剪要‘去弱留强’,剪除内膛过密枝、背上枝,既能改善通风透光,又能促进花芽分化。”中疃镇科技特派员丁锋在黄玉芹家庭农场现场示范,指导果农根据树形特点合理修剪。
近年来,中疃镇推广“一促二控三调整”修剪技术,通过疏除病枯枝、过密枝,控制留枝量,确保挂果均匀、果形饱满。针对早春易发的病虫害,农技人员还指导果农提前喷施石硫合剂,并采用涂白防冻措施,降低倒春寒影响。
在修剪现场,56岁的村民武伟民动作娴熟。“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家,又能学技术,一举两得!”他笑着说道。
像武伟民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镇北社区通过流转土地发展黄桃产业,吸纳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万元。目前,该社区桃园面积达200亩,依托“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成为中疃镇特色农业标杆。
近年来,中疃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引导在外创业能人返乡发展特色产业。全镇已形成镇北黄桃、姜黄葡萄、徐大富硒梨等“一村一品”格局,果品年产值突破500万元。中疃镇党委书记叶森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农旅融合,打造生态果园观光带,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让“桃经济”成为富民强镇的“绿色引擎”。 (刘杰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