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 9300名脱贫人口端稳就业“饭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蒙城县为满足脱贫人口就业需求,积极探索脱贫人口“家门口”就业增收新路径,目前已帮助9300名脱贫人口实现就近就业。

打通供需对接渠道。蒙城县高度重视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先后在299个村(社区)配备了314名劳务代理人,深入了解脱贫人口求职意向,及时收集企业用工信息,畅通供需对接渠道。依托现有资源建设灵活多样、经济实用的“乐业驿站”,为脱贫人口提供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全方位的线下线上服务。

架起就业“民生桥”。蒙城县人社局联合多部门全面了解企业缺工具体情况,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库。目前摸排县内154家企业4308个岗位需求,为脱贫人口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选择。

为了拓宽就业信息传播渠道,蒙城县在公交换乘点、广场、乡镇集市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置招聘长廊,发布县内企业招聘信息。通过短信、微信推送招聘信息22.3万条,实现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精心组织“2+N”主题招聘活动,举办招聘会336场,其中乡镇招聘会192场。

夯实就业“压舱石”。蒙城县通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稳固就业“基本盘”。结合实际合理开发保洁员、公厕管理员、水塘看护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构建了“部门督导、乡镇监管、村级负责”的立体化管理网络,全县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多年稳定在4000人左右。

蒙城县还持续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脱贫人口提高技能水平,2024年以来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1143人。在创业扶持方面,鼓励支持脱贫人口自主创业,2024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0笔2.65亿元,其中脱贫人口14人262万元。组织免费创业培训,邀请专家分享经验,提升脱贫人口创业能力。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视频推进会上,蒙城县作了交流发言,将好做法与全省其他地方进行分享。

(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杨海龙)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