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延边牛在亳“满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体长146厘米,体高85厘米,体重57.5公斤。体温39.1℃,正常!”4月23日,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延边牛迎来了满月的重要时刻。当天,这头被命名为“吉小牛”的克隆牛体检指标出炉。

工作人员正在为刚刚满月的克隆牛犊检查各项身体指标。 陈显锋 刘景侠 摄

当天中午,记者来到这头克隆牛的出生地——谯城区古城镇后许村的兴亚养殖场,养殖场负责人王亚楠和饲养员宁德福默契配合,小心翼翼地为“吉小牛”进行着各项检查。

“来,你扶下它的身子。”王亚楠拿起尺子,一边说着,一边测量小牛的长度。经过测量和称重,“吉小牛”与出生时相比,一个月长了28厘米。经临床检查克隆牛犊体型、毛色与体细胞供体种公牛完全一致。这意味着国家珍稀牛种延边牛克隆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珍稀牛种的保护与发展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从2024年7月开始,到2025年3月23日“吉小牛”诞生,9个月的培育过程实属不易。

此次克隆攻关以国家珍稀牛种延边牛优秀种公牛为模板,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吕文发教授团队首次尝试完全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技术完成克隆胚胎的培育,随后,与安徽科技学院教授、省牛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华金玲团队、省牛羊产业技术体系亳州综合试验站共同完成了受体牛准备和胚胎移植。

通过精细化孕期监测,首次实现克隆牛全周期健康管理:一个月内8头牛检测到羊水,100天后3头牛维持妊娠。经过280多天的妊娠周期,最终获得两头健康克隆公牛犊的诞生。其中“吉小牛”的出生更是为这场克隆之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吉小牛”出生后,王亚楠安排专人看护,并从养殖场中精心挑选性格温顺、产奶量大的母牛担任“奶妈”,每天认真监测小牛的成长情况,确保“吉小牛”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王亚楠表示,“吉小牛”的满月,标志着克隆技术在我市的成功应用,不仅展示了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还为畜牧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延边牛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之一,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然而,其繁殖效率低、种源稀缺,传统活体保种方式面临种群近交衰退风险和地域局限等挑战。此次克隆牛首次尝试完全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技术完成克隆胚胎培育,它的成功诞生,意味着可尝试在安徽建立延边牛的异地种群,为国家珍稀物种的保护体系增添了“原位保种场+异地克隆中心”的创新模式,为我国地方良种资源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