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新实践 文明婚俗入人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彩礼不是‘试金石’,日子过得好才最实在!”在亳州高新区张良社区的皖家幸福驿站里,一场“抵制高价彩礼 倡树婚嫁新风”宣讲会正热闹进行,居民们围坐讨论,把“头疼的彩礼账”聊成了“暖心的幸福经”。

宣讲员用“身边事”讲清“大道理”:有家庭为凑30万彩礼借遍亲戚,婚后因还债争吵不断;也有小夫妻只收10,001元“万里挑一”彩礼,省下钱开起小店,日子甜如蜜。“彩礼要象征性,日子要实打实!”刚给儿子提亲的王阿姨急得举手:“对方要18万,少了不嫁咋办?”话音刚落,大爷笑着支招:“跟亲家商量,换成家电、教育基金,既不失礼,又减轻负担!”年轻情侣小周晃着“婚嫁新风倡议书”说:“我们早说不攀比,今天更坚定了,日子要两个人一起过,不是靠彩礼撑面子。”

散场时,居民们攥着倡议书边走边聊,话题从“彩礼多少”转向“日子咋过”。张大爷感慨:“过去只图面子,现在才明白,小两口恩爱、家里和睦才是真光彩!”

为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南湖家园社区邀请高新区事业局放映队开展“观影传新风·文明进万家”活动,放映电影《大喜迎门》。影片以诙谐方式展现传统婚俗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主人公家庭为操办婚事发愁,从高价彩礼到攀比排场,从铺张浪费到回归本心,鲜活情节让观众时而大笑、时而沉思。“太真实了!以前办喜事总想着‘别人家怎么办’,现在明白面子不如里子重要。”居民李阿姨说,“以后咱家办事得量力而行,把钱花在刀刃上。”

从“面对面”宣讲到“光影式”引导,亳州高新区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移风易俗从“文件里”走到“心坎上”。彩礼不再是婚姻的“硬指标”,夫妻同心、家风淳厚才是幸福的“压舱石”。文明新风,正悄然绘就婚俗新图景。(吴骞)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