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院,不大,却盛得下天光云影、四季变幻。它像一个生机勃勃的摇篮,容纳了两个孩子童年里最欢腾的笑声、最纯真的时光。
当春意渐浓,杏花凋谢时,累累青杏便悄悄缀满了枝头。孩子们眼中闪耀着兴奋的光芒,却不会像那调皮的小猴儿般,攀上树枝,摘取果实。姐姐对妹妹说,等待,就是给予它们多样的生命。成熟时,它们可能甜,也可能酸。我们等它们长熟再摘,可好?好!姐姐。两个羊角辫儿又蹦着跳着融进了春光里。
待枇杷橙黄,桃子泛红,葡萄垂下串串紫珠时,木梯就成了姊妹俩采摘的小助手。她们迎着阳光,小心翼翼地爬上去,采撷着枝头熟透的甜意,往返之间,手中便多了份沉甸甸的喜悦。
夏日清晨,天光尚带着几分清润,孩子们总喜欢跟我一起采摘。用稚嫩的小手笨拙地薅起几株小葱,根须上还沾着潮湿的泥土,一股清新的气便漫了开来;小竹筐里也很快堆起了翠色欲滴的青椒;苋菜的红绿叶片被轻轻掐下时,还带着晨露的微凉;摘花椒时,我总念叨着“小心扎手”,可她们哪在意,只顾着在枝叶间扒拉,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些红宝石似的小圆球。
丝瓜藤旁的石槽中,荷花亭亭玉立,像不染纤尘的仙子,只一眼便让人心生欢喜;荷叶又圆又绿,挨挨挤挤铺展着,风过处,便漾起层层碧浪。下雨时,孩子们也不用她们的小花伞,而是直接摘下一片墨绿色的荷叶,往头上一扣,当作伞。绿荫下的两张小脸儿,笑起来像樱桃树上滴落的雨珠,又亮又润。有时还会采摘一些茉莉花、玫瑰花,然后摊在石几上晾晒。日光抽短,花瓣里的水汽会被缓缓蒸干。就这么预备着,待千里冰封时煮进茶里,收获一室夏的清香。
夏意深深的院子里,最有趣的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素净的白蝴蝶、朱色的蜻蜓是常客,停在叶尖时像落了片雪、栖了点红,忽又翩跹着掠过花间。孩子们便追着跑,它们却像故意逗弄,飞远了又绕回来,引着小小的身影在白白的日光里东奔西突,笑着闹着。最叫人欢喜的是在蔷薇枝条上偶遇蝉蜕——那透亮的空壳儿在孩子们眼里,是被夏天遗落的铠甲。侧耳倾听,仿佛还能听到蝉鸣的余音在回荡,指尖轻触,仿佛还能发现它们蜕变的秘密。
小院虽小,草木虽绿,却承载了孩子们的自由与快乐。她们的小手在这方院落里玩过泥巴,抚过虫豸,也曾顽皮地把一整枝茉莉摘得净光……可泥土从来不恼,草木从来不愠。它们像揣着与我相同的心思,甘愿给予自己的一切,去滋养孩子们那颗好奇的心与疯长的童年。呵,这多像一位淳厚的母亲,“纵容”着孩子们稚嫩的探索,也包容着她们无意的“莽撞”。这,何尝不是这方院落爱的箴言?
时光缓缓流淌,生命默默蓄力。那被摘光的茉莉枝桠,总会在不经意间萌出点点新翠,展现生命的坚韧;那被晒干的花瓣,终会在沸水中舒展如初,飘散出封存已久的馥郁;而院落赠予孩子们的四时光景,也终将变成她们生命之树的片片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