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法院:“七本账”调解法 高效化解纠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法官把事实和责任都梳理得很清楚,结果我们也都满意。”近日,利辛法院成功运用“七本账”调解法高效化解了一起跨省工程分包合同纠纷,不仅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更彰显了司法护航营商环境的力度与温度。

广东某公司(原告)与安徽某公司(被告)签订分包合同,共同承建某中心照明项目。项目顺利完工后,被告却未能全额支付剩余工程款。原告多次催讨无果,无奈之下将安徽某公司以及项目的总发包方另两公司一并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及利息。

为了高效化解矛盾,避免工程款久拖不决影响企业经营,法官引入“七本账”调解法,通过面对面、背靠背多轮沟通,逐一澄清分歧点,剔除不合理诉求,让双方在剩余工程款的确切数额、支付条件、责任主体等方面逐渐达成清晰共识。

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约定被告安徽某公司分期向原告广东某公司支付剩余全部工程款。为表履行诚意,协议签订后,被告安徽某公司立即支付了首期款项,原告广东某公司申请撤回了对另外两家发包人的起诉。

利辛法院把弘扬当地纪家塔仁义文化与推动法院工作深度融合,创新构建以“让”为基、以“义”为魂、以“和”为贵的“七本账”调解工作体系,通过入账、晒账、对账、核账、清账、销账和封账等程序,为矛盾纠纷当事人厘清事实、划分责任,进而实现握手言和、案结事了,谱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亳州答卷。      (记者 李锦文)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