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第八社区管理中心的田间地头多了一群“红马甲”。党员干部志愿者手持“涉农政策汇编”二维码宣传单,穿行在玉米地和蔬菜大棚间,将惠农政策精准送达农户手中——这场“码上见”宣传实践活动,正以数字化手段架起政策惠民的连心桥。
在车埠口村党群服务中心,电子屏循环播放扫码操作指南。志愿者手把手教村民点开“皖事通”平台,演示如何查询农业补贴、申报项目。“以前找政策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扫个码全知道!”村民李大伯对着手机屏幕连连赞叹。
更鲜活的场景在田间上演。志愿者芦鹏杰蹲在菜农李大姐的茄子地里,指尖沾着泥土滑动手机:“您家大棚符合绿色农业补贴条件,点这里就能申报。”他同步讲解作物轮作补贴政策,李大姐边听边记:“这政策来得真及时,正好解决我换茬的资金压力!”
针对留守老人群体,志愿者创新推出“政策代办登记本”。花甲老人王奶奶口述了养殖需求,志愿者详细记录后承诺:“明天畜牧站工作人员上门帮您办手续。”在养殖大户赵志强的合作社,志愿者现场协助完成动物防疫补贴申报,还推送了粪污处理项目政策。“这些政策像及时雨!”赵志强看着到账提示短信感慨。
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单300份,覆盖农户千余户,现场解决咨询20余例。社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建立“动态更新+定期回访”机制:每季度更新政策数据库,组织志愿者开展“回头看”,对申报受阻农户进行一对一帮扶。
从党群服务中心到蔬菜大棚,从手机屏幕到代办台账,“码上见”实践让政策红利加速流向田间地头。当数字赋能遇见暖心服务,惠农政策不再是“纸上条文”,而是化作滋润乡土的政策活水,汩汩流入乡村振兴的脉络之中。(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