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地通”到“全国通”——亳州社保卡“一卡通”的五年答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嘀”一声轻响,47岁的上海游客陈小琳把社保卡贴上花戏楼景区的闸机,语音随即播报“社保卡验票通过”,闸机放行。

同一时刻,谯鹿跨省公交缓缓驶入亳州汽车南站,来自河南鹿邑的务工人员张亮刷社保卡落座。

这一幕幕,是亳州社保卡“一卡通”改革五年间的日常剪影。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一张小卡片,承载大民生。”2020年以来,我市以社保卡为载体,创新打造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通过技术赋能、场景拓展、区域协作,实现了从“本地通”到“全国通”的跨越式发展。

市区建安文化广场,市民参与社保卡惠民活动。

一卡游亳州 畅享同城待遇

“以前来亳州要带身份证、现金、导游图等,现在一张社保卡全搞定!”江苏游客王春生在华祖庵景区闸机前“刷卡入园”展示他的社保卡旅游年卡时,72元的价格比原价90元便宜了18元,13个亳州旅游景点随便玩。

2024年12月,全国首个社保卡旅游年卡在亳州上线,该举措整合了市区花戏楼、曹操运兵道等13个核心景区资源,让全国游客持社保卡享8折购卡优惠,在7大商圈特约商户消费享专属折扣,实现“一卡游亳州”的智慧体验。社保卡旅游年卡上线后,30天销量突破5000张。截至今年5月,累计售卡3.8万张,极大地拉动了综合消费。“从此以后,游客可以把社保卡当成‘超级门票’了。”亳州市药都国旅公司总经理芮瑞表示。

市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士飞介绍,围绕社保卡带动旅游,我市还在区域联动上发力,着力绘就“长三角文旅圈”。

2023年12月,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亳州与连云港等城市签订《社保卡同城待遇协议》,实现景区门票“双免互认”。2024年,两地游客互访量同比增长45%。2024年12月,全省社会保障卡惠民服务季启动仪式暨亳州市社会保障卡文旅“同城待遇”推介会在我市召开,人社部和苏鲁豫皖周边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一卡跨省通 筑就区域“连心桥”

2024年,谯城区与河南省鹿邑县联合开通全国首条社保卡跨省公交专线,持卡乘客可“一卡通行”。专线日均客流超200人次,累计服务3.59万人次。“去亳州喝碗牛肉汤,刷老家社保卡就能坐车,省了换零钱的麻烦!”鹿邑居民张大爷笑着说。

同时,我市还与菏泽、连云港、临沂等10市探索共建“淮海经济区社保卡一卡通联盟”,构建起“省际毗邻公交+社保卡”的便捷出行网络,让周边群众持社保卡即可畅行亳州城乡,感受“同城待遇”的温暖。

“以前回鹿邑要转3趟车,现在跨省公交直达,刷社保卡还能享优惠。”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经商的鹿邑居民吴天亮说。

“一张卡,把地理边界变成了服务前沿。”市交通局运输管理与科技科科长高磊说,2025年,全市城乡公交线路100%支持刷社保卡乘车,周边城市持卡游客年均增长25%。“从徐州到亳州探亲,一张卡坐遍两城公交,这才是真正的‘淮海一家亲’!”乘客陈伟感慨。

在交通出行方面,我市还集成敬老卡、学生卡、爱心卡、献血荣誉卡等功能。在1路公交车上,72岁的退休教师李建国刷卡时,车载终端自动显示“敬老卡--免费乘车”,这类基于芯片信息实时读取的服务,2024年累计惠及乘客120.8万人次,2025年日均使用量达8200次,彻底告别“多卡傍身”的出行困扰。

一卡领待遇 守护百姓钱袋子

每月15日,77岁的周一大老人会准时收到社保卡到账提醒。“退休金、高龄补贴直接打进卡里,取钱、消费都方便。”五年来,我市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达百亿元,惠及80多万老年人。

社保卡的金融账户,已成为政府补贴、养老金、农民工工资等资金发放的“直通车”。2024年,全市通过社保卡发放农民工工资23.32万人次13.57亿元,其中跨行发放11.31万人次6.02亿元,从源头筑牢薪资保障防线。“以前换家工地就得办新卡,现在工资直接打到社保卡,再不怕拖欠了!”市区一建筑工地钢筋工赵先进说。

目前,全市11家合作银行已建成411个“一站式”服务网点,覆盖所有县区乡镇,构建起“15分钟社保卡服务圈”。我市还创新打造“社银合作2.0”模式,将人社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家门口”,实现社保卡申领与参保信息查询、养老待遇查询及认证、参保证明打印等60项高频服务“就近办、一次办”。

创业者王琳通过银行终端完成社保缴费后点赞:“五分钟搞定,比跑政务大厅还快!”从新生儿参保到养老认证,社保卡贯穿人生重要节点。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使用社保卡办理公交充值业务。

一卡集成办 打造民生服务圈

五年来,我市社保卡完成三次升级:2021年实现市内“一卡通办”、2023年融入长三角“同城待遇”、2025年构建跨省“服务联盟”。为此,人社部授予亳州“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城市”称号。

场景拓展从最初的人社业务到23个民生领域207项服务;区域协同从本地通到区域通,再到全国通;技术迭代从实体卡到“实体+电子”双模融合。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建成6个社保卡惠民商圈、400家特约商户、13个智慧景区,群众刷卡消费可享专属折扣。人社部和长三角社保卡专班专题调研对我市社保卡做法予以高度评价,全省人社工作现场会在亳召开。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社保卡“一卡通”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推进。我市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大力推进社保卡在就医购药、交通出行等高频场景的应用,同时,规范社保卡应用、服务和管理,全力推动社保卡应用场景拓展和服务效能提升,为全国“一卡通”改革贡献了亳州智慧。

2023年,亳州社保卡做法获评全国社会保障卡典型案例,并予推广。今年7月,人社部主办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直播活动,我市作为走进长三角直播活动唯一城市,让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云”端沉浸式感受了“一卡通”服务的便民利民。

“社保卡不仅是‘银行卡’,更是‘幸福卡’。”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长安透露,不久前,我市上线“我的社保卡”小程序,推出“数字礼遇”计划,拓展公共服务、消费惠民等场景,致力于让社保卡成为城市温度的“传感器”、民生幸福的“晴雨表”。

五年耕耘,一张卡片见证了一座城市的为民初心。从景区闸机前的便捷刷卡,到跨省公交上的会心一笑,再到养老金到账时的安心满足,亳州社保卡“一卡通”以科技之智、改革之力、服务之情,把“以人民为中心”写进了每一次刷卡、每一次通行、每一次领取。 (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郑冠群 文/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