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亳州木雕“守”艺人付义杰:以刀为笔 刻写“未来计划”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付义杰(右)在教学生学习木雕技艺

作为从小就与木雕打交道的返乡创业者,80后创客付义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创业目标:深耕木雕领域,用好“非遗”这个创业“法宝”。

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秦、汉木雕工艺趋于成熟,明、清两代木雕艺术进入黄金时期,亳州木雕便起源于明清时期,至今已传承数百年。西方美学偏重“写实”,东方美学偏重“写意”,中国木雕艺术将“中国韵味”表现得活灵活现。

付义杰便是亳州木雕的传承人之一,因受家族熏陶,从小就喜爱绘画和木雕。八岁时,他在父亲的引导下学习绘画、磨刀,以及初步的木纹雕刻,为以后的木雕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木雕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辛勤的汗水加上天赋,以及长期磨炼出来的坚强意志,让付义杰在木雕的道路上顺利前行。几年前,在一封家书的感召下,付义杰返回家乡成立了工作室。

“木雕包括工序技法,要求是特别高的,有一些人物的特色表情神态,包括动态所表现的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主要人物的特点就在于眼神方面,技法有很多,比如说平面浮雕、薄浮雕,还有镂空的,包括弹雕的等等。”付义杰说。

据了解,亳州木雕以半圆雕技艺为主,是糅四面可观的圆雕和平面凸起的浅浮雕、高浮雕和镂空雕、透雕于一体的造型艺术。雕刻刀及其辅助工具达三百多种,按工序分打坯刀和修光刀,按形状分有圆刀、平刀、斜刀、三角刀等。辅助工具主要有木敲锤、木锉、斧子、锯子等。木雕技法是做减法的艺术,做之前创意在先,打好腹稿,再动手画图,定稿后再雕刻,技艺流程有打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工序。

2020年,亳州木雕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亳州木雕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付义杰认为,亳州木雕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构图、色彩、人物造型都是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亳州木雕处处透出彰显忠义、劝人向善等中华文化特征,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在付义杰的工作室,“花戏楼”“老子出关”“华佗把脉图”等亳州元素的作品很多,每一件作品他都精雕细琢。

近年来,付义杰曾多次参与国内重大木雕工程,比如修缮灵山无锡梵宫、G20杭州峰会大型木雕、雷峰塔《白蛇传》、北京同仁堂木雕装饰、中南海木雕作品等。作为亳州木雕非遗传承人,在精进技艺的同时,付义杰也一直在发扬和传承着这门“非遗”技艺。

如今,不少年轻人慕名找付义杰学习木雕技艺。他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门手艺,自己很开心。他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学会木雕技能,创作更多更好的亳州木雕作品,让亳州木雕被看见、被了解、被热爱、被传承。

(刘景侠 曹珊珊 文/图)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