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与“不变”中书写多彩青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胡泽宇在郭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学习政策文件知识

年初,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些许忐忑,迈出了校园的象牙塔,在组织的殷切期望与安排下,奔赴谯城区颜集镇郭桥村,开启了我的基层选调之旅。在不知不觉中,从村民口中的“那个研究生”蜕变成了“咱们的小胡”,在这醇厚乡土上,我将继续接受洗礼、迎接磨练,用青春热血书写基层华章。

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作为一名驻村选调生,我始终秉持终身学习理念,深深扎根于基层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深度钻研党的理论知识,虚心向群众学习,汲取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务经验,以学习提升能力,以知识武装头脑,在基层发光发热,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读研期间,导师的谆谆教诲仍在耳边回响,她劝勉我要常学常思,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中拓宽视野,在紧张的组会汇报里锻炼表达与思维,那段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科研素养和专业本领。如今身处基层这个大熔炉,更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面对群众时,要甘当“小学生”,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反复琢磨沟通方式,学习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政策,怎样去巧妙化解村民间的矛盾。“小同志,我家有大学生,他应该在家里参保还是学校参保?”在深入学习政策理论、群众的问答实践中,熟悉了村情民情,学到了医疗、养老、教育等惠民政策,弄懂了“公益岗位”“雨露计划”“跨省交通补助”“四带一自”等专有名词。同时,我也向经验丰富的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老党员等请教群众工作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用所学所悟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参加工作以来的实践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锻炼的“练兵场”“大熔炉”,往后,我会继续以求知姿态稳稳扎根乡村,不断学习相关政策,反复总结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变成脚踏实地的“村干小胡”,在一场场“硬仗”中收获一场场“赢仗”,敢于接过发展重任的接力棒,在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发挥专业优势助农致富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初到郭桥村,身份的骤然转变,让我应接不暇,告别校园的理论学习,一头扎进乡村现实,要褪去“研究生”的光环,以“虚心求教”的姿态当好“小学生”,牢记初心使命,更要学会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尽快褪去学生时代的娇气和傲气,多沾基层的土气和地气,主动融入乡村生活。作为一名理工科研究生,我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主动发挥学历优势,积极配合开展“一看一讲一示范”活动,为群众提供玫瑰花种植和管理等技术指导,以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小胡,高素质农民培训是好事,培训完后明年花茶就能增产了!”后续我将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勤思考、勇作为、敢担当,大胆开拓新思路,秉持为民服务初心,帮助村书记继续办好“技术下乡”活动,助力村产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同时,我也秉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跟着村干部、居民组长走出办公室,走进村民家中,用生动的比喻、鲜活的例子,耐心热情地向他们讲述当前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让政策不再晦涩难懂:“小伙这医保我缴不上,你帮我看看。”“奶奶,你头再扬一点,这就人脸识别成功了。”在一次次为民服务中,我不知不觉成为群众心中的“自家人”,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身边党员干部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初心使命。这一幕幕都深深刻在我心底,激励我不忘“来时路”、走稳“当下路”、坚定“未来路”,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间,为群众谋福祉,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我蜕变

来到郭桥的第一个月,正逢“秸秆禁烧”关键期,守护环境责任重大。白天,我和村干部跟着禁烧宣传车走遍村里的大小道路,拿着宣传手册向村民讲解禁烧意义和法规,动员大家配合,帮助村民把秸秆运到集中堆放点。傍晚,我在秸秆禁烧指挥棚值守,一发现焚烧迹象就立刻劝阻。禁烧期间,我和同事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白天巡回宣传,晚上轮流坚守,确保禁烧工作无死角,全力守护乡村生态。在我的坚守下,所负责区域在秸秆禁烧期间实现“零焚烧”,顺利完成目标。这次经历后,村书记和村干部们对我的工作能力表示认可,之后村里有重要任务时,都放心地交给我来负责。“家里孩子读书学费有着落不?”“最近身体要是不舒服,可得及时去医院看呐……”我和同事们穿梭在郭桥的田埂小路,挨家挨户走访困难户,每一句家长里短的询问,都饱含着我们对村民生活冷暖的深切关怀。走访结束后,我发现鞋面上沾满了村里的泥土,看着暮色中同事们依旧忙碌的身影,我的内心满是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为村民谋福祉的信念。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更频繁地走进村民家中,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境,根据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策略,保证每一项帮扶措施都能切实解决问题。只有心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主动挑起重担,在干事创业中不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让每一件大事小情都成为自己成长的印记,实现自我蜕变。

一路走来,我未曾靠边当“看客”,而是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将责任扛在肩头,用行动践行使命,真正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心的答卷。

(作者系谯城区颜集镇郭桥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