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拼发展就是拼项目,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然而,如何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痛点?谯城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搭建“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为项目落地开启快进键。
鼠标一点,化解万难。在谯城,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位“数字陪跑员”,每一个节点都有一种颜色替你“心跳”。黄灯一亮,代办员飞奔;红灯一闪,“13710”督办登场——依托这套创新性的数智系统,谯城跑出了项目审批和建设的“加速度”。
破解困局:从“跑断腿”到“指尖飞”
“以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审批过慢、程序过多、部门沟通不畅等问题,推诿扯皮现象有时也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落地,也容易挫伤客商扩大投资的积极性。”谯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刘虎说。
追问项目之痛,谯城区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打破这种工作难推动的局面。
为此,谯城经开区、区营商办等部门先后对多个建设项目进行深入剖析,将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并远赴杭州、西安、成都等地学习。经过两个月的摸索和演练,最终搭建了“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
2024年8月1日,“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通过“线上”主动监测、分色预警、实时调度,倒逼“线下”问题协调处置流程、跟踪督导机制优化再造,形成“线上+线下”管理闭环,实现项目进展可视、过程可控、结果可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6月28日,谯城经开区古井大道东侧的机器轰鸣声划破清晨的宁静——河南德邻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兽用中药提取物项目破土动工。谁也没想到,这场“开工大戏”的幕后导演,竟是一套闪着蓝光的大数据系统。
项目立项前,代办员魏铮便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从2024年11月收集到这一招商信息后,他便和招商组一起实地考察、尽调,然后快速上报。
谯城区营商办有关负责人刘显玲介绍,“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将项目从确定入库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细化为立项评估、用地保障、规划许可等11个“大节点”,每个“大节点”下面又细分为具体的“小节点”,建立“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包保机制。项目发布后短信提醒各涉及单位,各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平台,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对涉及的选办节点是否必要进行确认。
“叮!”4月30日签约当晚,系统就把德邻项目标成“极速模式”:11个大节点、42个小节点排成一条彩虹进度条,绿、蓝、黄、红四色预警像交通灯一样实时跳动。
开工当天,魏铮把五本证照一次性递到德邻生物负责人高猛手里:“证齐了,您只管进场!”高猛笑着举起手机:“38天!我在别的城市干过最快也要半年,谯城这是开外挂!”
“数字店小二”:从“一网两点”到“多环节帮办”
“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构建“一网两点多环节”项目管理格局。“一网”统管即通过一个平台,将全区重点项目纳入系统统一管理。系统共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库、国企投资项目库、社会投资项目库三大模块,将全区58个区直单位和乡镇(街道)纳入平台。“两点”分工即明确区发展改革委、区政府办公室结合工作实际,分工负责。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将项目名称、性质、总投资、建设内容等信息录入平台,牵头负责系统运营、管理、维护;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对系统内项目进展情况适时进行通报,进展迟缓的及时呈报区领导予以调度。“多环节”落实即项目信息录入系统后,自动形成包含从立项、用地到竣工、投产等全部节点的项目事项清单和流程图,由发改委、自规、住建等单位按照分工具体负责。
谯城区建立了分管负责人、专职代办员和业务股室负责人及帮办员的“1+1+N”项目帮办机制,区直各单位和乡镇(街道)明确人员,为项目无偿提供全过程帮办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移交后,帮办代办人员与企业签订帮办代办清单,为企业全程代办最多42项服务。
在亳州市西部城区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项目,一座日处理能力6万吨污水的厂站近日完成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试运营阶段。这一进展的背后,离不开“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的促进作用。
此前,该项目建设资金拨付不及时、支付比例较低,系统平台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指令,线上调度,将原本需要90天完成的节点任务压缩到76天。
当好“督办员”:从“分色管理”到“三级调度”
按照“一项目一清单”“一项目一张图”,系统实时更新项目数据,生成可视化图表,根据项目进度明确绿色办结、蓝色畅通、黄色预警、红色逾期,对待办节点、催办逾期的,将短信提醒涉及单位,所有事项跟踪到底、销号清零,形成闭环。
“叮!您负责的项目已进入黄色预警状态,请及时处理!”谯城经开区规划建设局局长任俊的手机突然响起警报。点开“谯城投资e点通”系统,大屏幕上立即跳出全华中药项目的实时进度——用地审批还剩最后48小时!
打开系统,任俊看到,全华中药项目的42项审批材料正在线上“排队”,5个部门的审批进度条正实时更新。“您看,环保局刚‘点亮’环评通过,自规局的用地预审就自动触发了。”全华中药负责人海进前兴奋地说:“企业通过系统能实时查看项目办理进度,简直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区产招公司招商事务部经理昝伟说,有了数智系统的助力,项目推进越来越高效。
谯城区明确由区级领导结合分管领域,对录入系统的项目实行包保全覆盖。围绕节点事项、分管项目、重点项目,系统坚持责任单位周调度、政府分管领导半月调度、政府主要领导月调度,确保项目推进中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提升项目实施效率。对项目涉及单位实行积分管理,各环节、各流程久拖不办,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按照积分管理办法予以扣分,并按程序转至“13710”平台督办;仍落实不力的,在“13710”平台上予以扣分。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力求干出发展的加速度。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动员、推动、督办、展示等环节常常面临流程烦琐、信息滞后等难题。有没有一套系统,能让这些环节一步到位?”谯城区区长宋保众说,大数据时代,如何运用数字化思维打开项目推进的大门,是搭建这个系统的初衷。
“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受拆迁、资金等诸多问题的影响,一些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宋保众表示,“我们将在社会投资这一子模块增加‘招商有效线索跟办’新功能,包括有效线索录入、尽调、跟踪、谈判、签约等全过程智慧调度,以全程‘陪跑’模式精准发力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据了解,通过数字赋能,谯城区实现了项目申报“零跑腿”,让项目审批环节由51个压减至27个,平均审批时长由200多日缩短至120多日。目前系统已录入项目143个、纳入储备项目库61个,总投资逾300亿元,完成审批环节平均提速60%。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谯城区用数字化手段重构招商引资生态链,用贴心用心的政务服务栽好“梧桐树”,以最大诚意“引凤来栖”。截至7月底,谯城区新签约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4个,总投资93.98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个,总投资45.51亿元;出让独立供地工业项目地块19宗717亩。(记者 刘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