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至13日,安徽省经贸友好代表团访问摩洛哥。访问期间,一个细节引起广泛关注。安徽省委主要领导来到卡萨布兰卡奇瑞展厅,了解奇瑞在摩发展情况,并为两位当地新购买汽车用户交付钥匙,勉励企业建立与当地客户常态化联系机制,加强售后服务,持续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安徽代表团走出国门,与海外合作伙伴深入交流,收获着合作“金果子”的同时,进一步种下新的“合作种子”。交付车钥匙的仪式看似简单,却庄重,让海外消费者对安徽汽车品牌的信赖油然而生。这一看似平常的交付仪式,还蕴含着安徽坚定不移“走出去”的坚定步伐。
清晰可见,在紧密的行程中,汽车产业成为安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内容。在德国,代表团与大众、大陆等巨头深化合作,推动技术“引进来”,邀请企业走进安徽、选择安徽、推介安徽,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同发展;在摩洛哥,代表团亲临奇瑞展厅向用户交付钥匙,并考察国轩高科基地,推动整车与产业链协同“走出去”。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这一系列务实活动,清晰地展现了安徽致力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全球市场的决心。
一把小小汽车钥匙,正转动安徽的“开放之门”。奇瑞作为从安徽崛起的企业,每25秒出口一辆车,每40秒卖出一辆新能源,已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留下自己的足迹。专心造车的安徽,不只有奇瑞,这里已集聚了蔚来、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淮等7家整车企业和超过2800家零部件企业,构建了极为完善的产业链。在安徽,不出省就能独立造出一台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成为优势产业,安徽汽车产业的影响力,正跨越地理界限,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竞争力。
然而,今天的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车企的考验也越来越大。但也要相信,只要手握技术的“钥匙”,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就不怕竞争。也正因此,安徽汽车在世界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实现“双第一”,安徽车企并非简单地进行产能输出,而是将研发、制造与品牌同步推向全球。以奇瑞为例,在海外通过系统建立研发基地、“智”造工厂、海外经销商与服务网点等,既卖车,更卖服务,提升产品竞争力。
足见,安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底气,正源自始终牢牢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企业创新的土壤,就来源于安徽坚定不移的政策支持。在安徽,创新是最大的政策。不论是深化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还是谋划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安徽一步一个脚印厚植创新型人才沃土,源源不断塑造和引进各领域“领军”人才,不断提升创新的“含智量”。
安徽汽车产业的开放步伐,还离不开持续向好的营商环境。今年7月,安徽召开全省科技型外向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推进大会。会上,奇瑞等8家企业代表现场为30家省直职能部门进行测评打分,推动政府从“坐等上门”到“主动问需”,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可见,安徽车企的崛起、“出海”之路,背后有着一双“有为之手”。实践也证明,在科技攻关这条难走的“赛道”上,安徽之所以能够引领潮流,让一辆辆安徽造的汽车漂洋过海、“汽”宇轩昂,正是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解决好企业的后顾之忧,政企联动攥紧了创新的“金钥匙”,开启了开放的“大门”。
从“内陆省份”到“改革开放新高地”,安徽经贸友好代表团在摩洛哥向购车车主交付小小车钥匙,不仅打开了新购车车主的汽车引擎,更转动了安徽制造业驶向全球市场的“机遇之门”。从卡萨布兰卡奇瑞的展厅,到安徽的制造工厂,这简单而庄重的交接,传递的不仅是信任与责任,更是一个内陆省份以开放姿态“链”接全球的那份笃定与自信。于细节处见未来,安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崭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