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困在田间、丰收的葡萄滞销、村庄内涝积水难行……面对一桩桩“火烧眉毛”的群众急难事,涡阳县花沟镇韩王村驻村工作队义无反顾地蹚积水、跑部门、促联动,将群众的“揪心事”办成了一件件“暖心事”,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了驻村帮扶的动人篇章。
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去年7月,连续强降雨导致韩王村部分农田严重内涝,王庄和高王庄两个自然村500多亩耕地浸泡在水中。村民心急如焚:若不及时排水,天一放晴,水温骤升将导致秧苗成片死亡。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雨势稍歇,立即联合村“两委”调来挖掘机抢排积水。随着水位下降,险情得以控制,村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为根治水患,工作队未雨绸缪,积极争取总投资22万元的耕地保护项目,新建7座涵管桥、开挖6.8公里排水渠,为农田建起了坚实的“防护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韩王村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年产值超4000万元。然而,2024年秋季丰收的葡萄遭遇了市场“寒流”,销路成了难题。走访中,工作队了解到种植户进城直销的迫切愿望和手续不全的现实困境。工作队员主动出击,创新思路,对接县城管、交警等部门,积极参照“瓜农地图”模式,为种植户开辟绿色销售通道,解了燃眉之急,坚定了农户致富信心。
群众的安危冷暖,是工作队最深的牵挂。在走访脱贫户高某平时,工作队发现其外嫁邻县的女儿因患精神疾病,带着两个孩子长期住在娘家,致使高某平无法务工,家庭负担沉重。面对这一跨县难题,工作队没有因属地管理而推诿,而是主动整理材料,联动邻县党委政府,最终协助高某平女儿成功申请了低保和育儿补贴,实现了帮扶政策的无缝衔接,守住了防止返贫的底线。
驻村一年多,这样的帮扶故事在韩王村不断上演:争取企业帮扶资金,铺设450米管道,在雨季前根治3个自然村的内涝顽疾;成功申报项目,修复800米损毁道路,新建244米巷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功调解多起积年矛盾,让邻里重归于好,乡风更加和谐……一桩桩、一件件,工作队始终冲锋在一线,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更争取到8万元农机补贴提升农事服务能力,动员群众捐款近10万元推进清洁村庄建设,村庄治理能力与整体面貌得到全面提升。
如今,韩王村的葡萄香飘更远,村路更宽更平,村庄“颜值”与“内涵”双提升……这支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热情的工作队,正与全村百姓一起,在“产业强、农民富、环境美”的和美乡村建设道路上,阔步前行。
(记者 汝平 通讯员 刘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