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楼街的来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乐远   

据说,清末道光年间,亳州城里有条长不足500米的东西街。该街西首路北住有一户人家,户主姓刘。刘家是富户,有良田青沙地数十顷,房屋几十处。北门口往南直到那条街口路东路西,一街两旁的门面房,都是刘家的。除此之外,十八里集上,还有数十处房屋。刘家产业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刘家主人,乳名叫锁柱,别看刘锁柱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却是个一字不识的大老粗。他还有两种怪脾气。

其一,他有洁癖,也就是特别清洁。他穿的衣服和住的房屋只要有一点脏污,便衣服扔掉,房屋拆除,毫不吝惜。其二,衣食住只要不合己意,马上丢弃,另换新的,说啥也不要了。刘锁柱这两种怪脾气,在当时亳州城里,早已出名,是人人皆知的。

刘锁柱在亳州城虽然是首富,住的却是砖瓦结构三进院落的旧式四合院。那时候楼房很少,充其量全城也不过两三处而已。比如城里的李家楼院和北关的大观楼。

一天,刘锁柱心血来潮,想盖座楼住。刘家有钱,盖座楼算不了什么大事。说盖就盖,刘锁柱选好地址,备好砖瓦,择日开工。

开工不久,楼就盖半截了。这当中,泥瓦工人不慎把上百块半截头砖给砌上啦:这一下可犯了刘锁柱的大忌,他发现后怒不可遏,立即让工人把刚盖好的半截楼扒掉,重新盖。工人无奈,只好把已盖好的拆除,重新盖。从那以后,泥瓦工人再也不敢使用残砖碎瓦啦。

    不几天,楼又盖到半截了。一天晚上收工以后,泥瓦匠各自回家休息去了。工地上空荡荡,一个人没有。谁知第二天,天刚麻麻亮,不知从何处飞来数百只麻雀,忽地一下全落在刚盖的半截楼上,先是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后来,临飞走时,数百个麻雀一蹶屁股把粪便全拉在半截楼上了。

恰巧这天早晨,素有洁癖的刘锁柱到工地查看。这一看,不打紧,半截楼上全是麻雀粪。这可把有洁癖的刘锁柱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他立即叫来工人,把刚盖好的半截楼扒掉,重新盖。无奈工人只好拆除。这一次以后,泥瓦工人吸取前车之鉴,每天下班后,总是派几个人住在工地上,早晨手持长竹竿,来往不停地驱赶麻雀,以防它们再将粪便拉在半截楼上。

谁知第三次楼刚盖半截,刘锁柱却一命鸣呼了。留下的半截楼,只好等他儿子来完成了。

刘锁柱膝下无儿子,要了个儿子,小名刘毛。刘毛成人后,应该秉承他继父遗志,继续把未盖好的半截楼盖好才对。可他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无所不会,是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

由于刘毛沉溺酒色,不几年,便把刘锁柱的万贯家产挥霍得一干二净。经济力量没有了,刘锁柱留下来的半截楼,再也无法完成了。

半截楼立在那里很久很久,再也无人过问,后来人们就把这条盖有半截楼子的街,叫做半截楼子啦!这就是半截楼街名的由来。

(责任编辑:lql)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