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屠苏酒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前,华佗家乡亳州有句谚语:“麦茬烂,疫气散,大人小孩拉稀便”。说的是:每年交秋期间,肠道病流行,无论大人孩子,都容易感染肠道病。每到这个季节,华佗总是应接不暇,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病人众多,难以应付,为此他终日犯愁。

一天,华佗路过一农家场院,见一位老妇人正在喂母猪和小猪,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安乐菜,味道鲜,端午喂猪有灵验,大猪吃了不生病,小猪吃了保平安。”华佗感到有趣,就走进院落,和老妇人攀谈。老妇人说,这安乐菜,猪吃了不拉稀少生病,人吃了也少生病,我们穷人吃不起药,年年都吃这安乐菜防病,可灵验啦!而且,这安乐菜是一种野菜,到处都有。

华佗回到家里,采了安乐菜,煮了给拉稀的病人喝,一试果然灵验。华佗对安乐菜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不单能治痢疾,还可治疗其他疾病,便在修订《神农本草经》时,把它补写了进去,还列为上品,写着:“安乐菜(又名马齿苋),味甘寒,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祛寒热,久服益气力……”

交秋前痢疾流行,春季各种疾病也不少。有一年春季因发生瘟疫,病人很多,华佗忙于给人看病,劳累过度,也病倒了。华夫人提个建议,能不能像用安乐菜预防痢疾那样,事先配个药方,让人们在没发病时就服用,以防止生病呢?华佗经过反复研究、实验、试用,终于用赤术、桂术、防风、乌头、赤豆、蜀椒、桔梗、大黄、菝葜配成一副预防痢疾的药方。可世上人那么多,住的又那么分散,怎么能使人人都服到这种药呢?华佗又想到,如果把药先放在水中泡好,再加酒煎熬,制成药酒,大人多喝,小孩子少喝,这样就可以做到家家户户散风邪、防寒湿、祛渚风、解百毒、避伤寒、疗瘟疫,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于是,华佗开了许多药方,吩咐徒弟四处散发,让家家户户按方配成药酒服用,四方百姓都相信华佗,很快行动起来,当年瘟疫就没有再流行。因为这药酒是老百姓自制的,华佗把它叫做屠苏酒。这屠苏酒后来一直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饮屠苏酒,以防在新的一年生灾害病。宋代诗人王安石在一首诗中写道:“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还有种说法,屠苏酒是华佗创制而成的,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责任编辑:雷芳)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