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历史上的“四大美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杨本科

花木兰

花木兰是哪里人现在颇有争议,李绍义先生认为是亳州人无疑。作为亳州人,我引以为豪。但是李先生提到“木兰替父从军,英勇善战,13年战友不知其女儿身,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却不受皇上封赏,解甲归田。皇上听说她是一位未出阁的女郎,又如花似玉,便要纳为妃子。木兰不从,被逼自缢于画梁。到了唐代,皇帝听了花木兰故事,感慨不已,遂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合肥晚报》2009年1月6日)值得商榷。

关于花木兰从军以后的结果有三个:一是《木兰诗》里面描写的“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二是元代侯有造所改作:“……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三是明代徐渭的《四声猿》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茶木兰成了军官家庭出身的花木兰,从军的目的只是尽孝道,作战对象是造反起义者。她不但接受朝廷封赏、衣锦还乡探望父母,还嫁给一位姓王的教书郎享受荣华富贵。

故事就是故事,很难确定哪个是真相,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不能改变结局,更不能影响英雄形象,姑且暂时认为《木兰诗》的结局是最好的。

亳州现在有木兰路、木兰小区、木兰小学、木兰祠、木兰香火庙会等。很显然,花木兰的精神对于亳州人来讲,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多了一位这样的老乡,她的籍贯之争也正是她极大的人格魅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属于哪里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当然,我依然坚持她是亳州人。

丁令光

丁令光和李绅一样,祖籍在亳州,她是梁武帝萧衍的贵嫔。史书记载丁令光出生的时候“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相者云:‘此女当大贵。’”

作为贵嫔,丁令光不仅有富贵之相,而且为人仁恕。萧衍正妻郗氏性酷妒忌,并想方设法虐待她。丁氏忍气吞声,毫无怨言。不到两年,郗氏病死。史书记载:“贵嫔性仁恕,及居宫内,接驭自下,皆得其欢心。不好华饰,器服无珍丽,未尝为亲戚私谒。”而她的儿子——昭明太子,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隐隐约约能够看到这样一位美女:她出身官宦世家;她秀外慧中,仪态万方;她为人正直,没有私心;她相夫政绩显著,教子宽厚仁慈、博学多才。

因而我把她评为亳州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首。

夏侯光姬

亳州人一听这个名字大概就知道这是一个白富美了,两汉至魏晋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曹氏和夏侯氏都颇为显贵。夏侯光姬也不例外,因为她有个很厉害的曾祖父——夏侯渊。

夏侯光姬年幼时便颇为聪慧,因而被聘娶为西晋琅邪王司马觐的王妃,生晋元帝司马睿。但十分可惜的是,这位大家闺秀在历史上可谓“声名狼藉”。

传说司马懿有一次在谶书《玄石图》上看到“牛继马后”的话,他很担心司马天下有朝一日会被牛氏夺走。于是他绞尽脑汁,残害了许多认为可能成为后患的牛姓主人。不想夏侯光姬浪荡成性,竟与一个牛氏小吏私通怀孕,生下了司马睿,使“牛继马后”的话恰巧应验。

作为一位亳州老乡,我为此深感不平,魏晋时期门阀制度森严,莫说是私通,就是见面的可能都微乎其微!后人讨厌司马炎的篡位行为,却让夏侯光姬为此买单,岂有此理!

高滔滔

说到高滔滔知道的人可能很少,可是如果说到北宋宣仁高皇后,大家肯定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上,实行垂帘听政的皇后为数不多,这位宋英宗的皇后,在神宗病故以后,新登基的哲宗赵煦只有十岁的情况下,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奉神宗遗诏辅佐年幼的皇上,实行垂帘听政,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也因此而停止。

她十分信任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不仅重新起用了司马光,实现了司马光废除新法的政治主张,而且还把因反对新法而被贬的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召回朝中任职。

她听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宋哲宗时期成为北宋最后一个国势较强的时期。高太后也因此被后人誉为“女中尧舜”。

(责任编辑:雷芳)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